![]() |
圖為謝國民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
幾年前,謝國民手捧3只小雞的照片曾經登上亞洲版《福布斯》雜志的封面。他被評為當年福布斯亞洲年度商業(yè)人物,理由很多,比如由他擔任董事長的正大集團是泰國最大的非國有企業(yè)集團,也是全球最頂尖的動物飼料生產商和全球最大的家禽生產商;現代農業(yè)、零售業(yè)以及電信業(yè)的收入,使他榮登泰國富豪榜榜首……“然而,謝國民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將會在中國寫下。”《福布斯》如是說。
此言不虛。這些年,作為中國僑商投資企業(yè)協會會長、泰國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謝國民在中國擴大投資,在海外力推“一帶一路”倡議,始終是與中國聯系最為緊密的華商之一。而這種與中國發(fā)展步調一致、敢為人先的姿態(tài),他已保持近40年。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位曾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率先來華投資的“0001號外商”直言,不做第一個,就不敢來中國投資。
中國0001號外商
“我來中國投資已經38年了,來的時候我正好38歲。”眼前的謝國民年過古稀,依然精神矍鑠,聊起過往經歷,一口濃重的潮州鄉(xiāng)音,不急不緩,一雙彎彎的笑眼,仿佛藏滿故事。
很長一段時間,謝國民以“中國0001號外商”為人們所熟知。1979年,他帶領正大集團在深圳設立中國改革開放后首家外資企業(yè),批準證書編號為0001。
謝國民手中的這張0001號證書,分量不可小覷。那時,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剛剛拉開,對于中國市場的潛力和中國變革的決心,世界仍在觀望之中,許多外商都不敢輕易邁出第一步。年輕的謝國民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勇氣從何而來?謝國民曾經回憶過這樣一個小細節(jié):初到深圳時,他住在當地政府的招待所里,沒有熱水,洗澡只能用很小的熱水壺。可在他看來,正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不那么繁榮,不那么先進,所以才充滿機會。“而且,中國的市場這樣大。”
此后,在謝國民的帶領下,正大集團在除西藏、青海之外的中國其他省份建成了100家左右的飼料廠,并將產業(yè)從農牧業(yè)延伸到食品業(yè),又拓展到房地產、醫(yī)藥、摩托車、零售、金融等眾多領域。
如今,雖然年近耄耋,但是那股年輕時的銳氣在謝國民身上仍清晰可見。“在食品安全和農業(yè)高科技方面,我們還是和以前一樣,走在最前面。”當被問到如今在哪些領域仍處于領先位置,他回答得不假思索,充滿自信。
“社會不斷發(fā)展,一定會出現新問題。中國政府現在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我們就順應這個潮流,因為這是我們的專業(yè)。”對此,謝國民很有底氣。多年前,正大集團的食品就已銷往日本、歐洲、美國等地,而高于當地市場標準的食品質量正是取得成功的“敲門磚”。正因如此,食品安全一直是謝國民最看重也最擅長的事。
如今,面對中國更為廣闊、更具活力的市場環(huán)境,謝國民提出了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將眾多有志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中國大學生培養(yǎng)為中小餐廳的經營者。這些中小餐廳并不是普通的餐廳,而是集線上線下服務為一體的安全食品供應平臺。“我們已經開始培養(yǎng)人才,有幾個月了,我希望能開100萬家,讓他們帶動更多人。”30多年后,謝國民那股敢為人先的銳氣和說干就干的魄力絲毫不減。
“一帶一路”搭臺人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泰國政府積極響應,提出興建從首都曼谷到羅勇府的高鐵。對此,正大集團建言獻策,大力支持。
“泰國70%的經濟都集中在這段鐵路沿線,這條線路還途徑旅游勝地芭提雅。”如謝國民所說,一旦修成,這個項目為整個泰國經濟帶來的提振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對于商人而言,這卻是個“虧本買賣”。曾有統(tǒng)計估算,這個項目的投資額高達上千億泰銖。“我知道,這個投資很有可能會虧本。”對此,謝國民十分坦然。作為一個常年往來中泰之間的華商,他早以更開闊的眼界,看到了更長遠的未來。
“等到高鐵建成了,不僅能帶動泰國發(fā)展,還可以結合當下世界的潮流,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對接,這不正是習主席說的共贏嗎?”通過與中國企業(yè)在技術、融資、建設等方面進行合作,使高鐵項目成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謝國民更大的構想。
為此,謝國民向泰國政府建議,不要光修一條鐵路,而應建一個綜合項目,帶動工業(yè)、商業(yè)以及城市發(fā)展,還可以向中國學習,建立特區(qū)。“如果有一個配套,這個投資就不會虧本了。”
其實,幾年前“一帶一路”倡議剛剛提出時,謝國民就敏銳地洞察到這項倡議背后的巨大發(fā)展空間。甚至,早在2012年,正大集團和上海汽車集團合資的上汽正大有限公司就在泰國成立,以此加快中國汽車進入泰國乃至東南亞汽車市場的進程。
最近幾年,在生意之外,推介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幾乎成為謝國民投注最多精力的工作。“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非常偉大,是影響全世界的創(chuàng)新。”每每談起“一帶一路”,他總是毫不吝嗇溢美之詞。而在與此相關的重大活動中,也常能看見他活躍的身影。
“我來搭臺,大家來唱,我們共享機遇。”談到自己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角色,謝國民謙遜地說,他對有些領域并不很懂,想做的就是一個“搭臺者”。而事實上,他做的遠不止“搭臺”。
在泰國,謝國民還是“一帶一路”的義務宣傳員。他常和當地企業(yè)家說:“一個大項目,不是我做了,就什么都自己做,而是大家都來參加,一起共商共建共享。”他相信,這塊蛋糕太大了,大家都可以分享。謝國民也是中國企業(yè)走向海外的引路人。他以自身經歷類比:“就像我當年從泰國到深圳投資,初到新的市場,對當地的經商環(huán)境、法律法規(guī)可能都不大熟悉,我可以和中國企業(yè)分享經驗,和他們合作,這是兩全其美。”
不做第一不敢來中國
聊久了會發(fā)現,謝國民對新鮮事物總是抱有很大熱情。
20世紀90年代,正大集團就曾在品牌傳播上大膽嘗試,贊助冠名了中央電視臺的綜藝節(jié)目《正大綜藝》,由此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品牌。而如今,聊起“一帶一路”、機器人代工等時下熱門話題,謝國民總是思維敏捷,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
“別人還沒做的,我就先做了。等到大家都做了,我已經更進了一步。”謝國民說,他從未停下領先的腳步,“現在我們還在做一些中國企業(yè)家做不到的事”。
這股始終不變的沖勁源自謝國民與生俱來的性格。早年,事業(yè)起步初期,作為著名僑商謝易初最小的兒子,謝國民選擇了一條與幾位兄長不同的發(fā)展路徑,沒有直接擔任家族企業(yè)的負責人,而是從小職員做起,又到其他公私合營的企業(yè)鍛煉,從而為之后帶領正大集團轉型升級打下基礎。
“中國有句話,活到老,學到老,頭腦不用可不行。”謝國民笑言,他視做企業(yè)為自己的興趣愛好,企業(yè)發(fā)展了,拓展了新項目,他就感到快樂。
而謝國民選擇的獨一無二的投資市場——中國,更為這股沖勁注入了持久動力。雖然生在泰國,但在年少時期,謝國民就被父親送回中國念書,在傳統(tǒng)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下,對于祖籍國的根脈之情在他心中深深扎根。此后,作為中國近40年來快速騰飛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謝國民更為深切地感受到這片土地蘊藏的無窮活力。
“我剛來時和現在完全不一樣。那時的中國外匯缺少,人才缺乏,我都沒有什么競爭對手。不像現在,外匯儲備充足,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氛圍這么濃厚,你能感到非常激烈的競爭。”巨變就在這短短幾十年間發(fā)生了。謝國民將此歸因于中華民族的勤勞與聰慧。“不做第一個真的就不敢來中國投資,因為中國人一看就懂,一懂就學,一學就會,會了還能做得很好。”
正因如此,謝國民不敢停歇,也不愿停歇。就像當年,中國“引進來”,他是“0001號外商”,如今,中國“走出去”、強起來,他依然走在排頭。(本報記者 嚴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