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記者 鄢山宇)12月9日,陜西省對來自各行各業的“十大杰出工人”進行了表彰,他們當中既有刻苦鉆研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也有艱苦崗位上的無私奉獻者,既有自學成才的“工人專家”,也有默默耕耘的“老黃牛”,他們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
從2011年開始,陜西省在全省范圍內對在生產、建設、經營、服務等行業具有時代性、先進性和示范性的一線在崗工人(含農民工)授予“十大杰出工人”稱號。此后每年評選一次,今年是第三屆。
據了解,第三屆陜西“十大杰出工人”全部來自生產一線,經過全省企事業單位、機關和其他社會組織推薦、申報,由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最終審定誕生。西安鐵路局西安東車輛段探傷質檢員陳永萍等十人除了獲得 “十大杰出工人”獎章、證書外,還獲得10000元獎金。
陜西省第三屆十大杰出工人:
馬新平 油寶雞石油機械有限公司鋼結構廠馬新平班班長,為了提高產品質量,他先后提出了上百條關于產品設計、工藝改進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先后創出了國內第一臺鉆機伸縮式井架,第一臺5000米、7000米電驅動鉆機井架,第一臺國內首創的9000米鉆機井架、12000米井架等。
高喜喜 安西電開關電氣有限公司機加車間數控二組組長、高級技師,陜西省勞動模范。為了攻克了眾多特高壓產品零件的機加工難題,他堅持利用業余時間學習鉆研進口設備資料,掌握設備各項使用功能,其中,在口設備MAZAK及MORI SEIKI數控機床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握了設備的全套功能,現已成功開發零件上百種。
張戟 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辦公室張戟工作室組長,他先后向公司提出了200多條創新創效方案,其中有60%以上的建議經論證后被采納為企業節約、創造價值超過100萬元。2009年陜鼓集團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張戟工作室”,并聘任張戟為研究員。他是第一個被企業破格授予應用技術研究員稱號的工人。他完成的《新建高爐尾氣余壓回收發電裝置(TRT)危急遮斷器轉速標定試驗臺》,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職工節能減排優秀合理化建議獎。
李宛洪 陜西中煙工業有限公司延安卷煙廠卷包車間修理工,自1986年進入延安卷煙廠以來,他在卷接機組維修這個崗位上苦心鉆研,他總結的設備快速改裝法被廠部授予“李宛洪設備快速改裝法”,成為建廠以來首次以工人名字命名的操作法。為了讓更多的人更好的學習設備維修知識,他利用業余時間編寫出《ZJ19操作、保養規程及維修案例》,將自己多年的成果凝聚在書里,用來指導青年員工工作。
宋衛東 陜西化建工程有限公司三公司鉗工組組長,多年以來,他憑借著扎實的技術功底和釘子般的鉆研精神,從一名普通鉗工成長為高級技師和企業“設備專業第一技術帶頭人”。2010年他研制成功兩臺30噸換熱器抽芯機,當年為公司節約施工成本123.35萬元。他和徒弟一同撰寫的論文《煉化裝置帶壓堵漏施工方法》發表在《安裝》雜志2012年第10期,這項技術現已在施工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董建春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第16研究所六車間電機裝調班班長,,特級技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工作以來,他一直從事慣性器件裝配研制工作,曾裝配過幾十種型號的慣性儀表器件,廣泛用于武器裝備和宇航產品等國家重點型號。作為裝配班的骨干,他組織、統籌、參與了液浮慣性捷聯系統的核心元件的生產研制,特別是所研制生產的液浮慣性捷聯系統,在神一到神十飛行中獲得100%的成功率,確保了“神舟”飛船五次載人飛行的圓滿成功,在交會對接中圓滿實現精確對準,其著陸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韓敏(女) 陜西省高速公路建設集團公司西渭分公司華陰管理所潼關收費站收費員,從事收費工作以來,累計收費25萬車次,連續7年1500多個工作日保持全勤,窗口服務無一例投訴。她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當車輛駛入車道時,該車輛屬于什么車型?是否正常駛入車道?有沒有多軸、少軸現象?應收費用的數目是多少,等等,她都能在第一時間做出準確判斷。
王靖 陜西黃河集團有限公司工模具公司鉗工,他憑借自己刻苦鉆研的進取精神、豐富的專業技術知識、精湛的實踐技能,逐漸從一名模具新兵成為行家里手。多次被評為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
陳永萍(女) 西安鐵路局西安東車輛段探傷質檢員,陜西省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自1995年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從事鐵路貨車車輛探傷檢測及檢查工作,先后擔任探傷工、質量檢查員等職,共檢測鐵路貨車輪對2萬余條,防止各類典型故障425起,未發生過一起漏探事故,被職工們親切地譽為列車安全的“守護神”。
王汝運 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鋼結構車間焊工,全國勞動模范。他是中鐵寶橋建廠以來最年輕的電焊技師,工作22年期間,他參建了總噸位超過50萬噸、累計50萬延長米的十幾項國家和地方重點工程。共有8項工程捧回了“全國優秀焊接工程獎”。近年來,由他組織的技術攻關小組累計完成了15項新焊接工藝的測定,為公司節約資金8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