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抱怨等公交車時間長、車輛擁擠的時候,殊不知司機都是超負荷奔走在公交線上。保守估計,西安公交司機缺口達20%以上。招人難、管理難、留人更難,已經成為公交企業不容回避的難題。
西安公交司機缺口20%以上
近幾年,西安對公交車加大投入力度,每年以500輛以上的數量遞增,一輛公交車配備2名司機,相應的每年應新增1000人,可新增人數卻連一半都達不到。找不到司機,幾乎每條線路上都有單班車,也就是一名司機開一輛車來回跑,工作強度之大可以想象。
“公交司機不能休假,也不敢休假,只要一休假車輛就要停運。”西安公交某分公司機關管理人員告訴記者,過去三人輪班開一輛公交車,現在恨不得一人開三輛車。“有了司機就有了效益,哪個公司招的司機多,哪個公司的效益就好。”某公司經理如是說,目前西安公交司機的缺口保守估計在20%,一些公司已達30%以上,如今,司機之爭就是效益之爭。民營線路更難招司機,721路曾因招不到司乘人員,將32輛的配車減少到只剩下1輛。
職業吸引力差公交司機難招難留
公交企業招人難,原因何在?一名司機放棄休息加班加點營運,月收入能達到4000-5000元左右,但隨著物價水平和生活成本的提高,公交司機的工資與本地同行業同工種橫向比較,優勢并不明顯。更主要的是職業吸引力差,勞動強度大和心理壓力大。“但凡能找到兩三千元工作的,都不愿到公交公司來。”某公司經理說,司機吃飯、休息、上廁所沒規律,長時間維持同樣坐姿,導致腰椎、頸椎病等成為公交司機的“標配”病。
此外,乘客毆打謾罵侮辱司機、歪曲事實、無理投訴的事件近年也頻繁發生,許多公交司機認為自己的職業缺少尊嚴和自豪感。
降低門檻限制招得快走得快
為應對“用工荒”,一方面,西安市公交總公司的技校加大A照新駕駛員的培訓量,但從拿到城市公交車駕照到正式上路開車,一名公交司機“出爐”至少需要2年的時間。進了公交公司還要進行線路實習、培訓,按規定這也需要一年,但往往等不到這個時間,短則一個星期,長則兩三個月,就讓“新手”上路單飛了。
另一方面,公交公司通過網絡、中介大量招收外地A照駕駛員,降低招工的門檻和限制。當然放低“門檻”并不意味著降低行車安全要求,放寬的只是公交司機的學歷、年齡、戶籍等的限制,只要招到司機都給辦理“五險一金”。可招得快不如走得快,新駕駛員吃不了苦,入職時間不長就提出離職。有的司機學完之后,到其它相對輕松、效益好的單位開車去了。
首席記者趙麗莉實習生白圩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