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已經有328萬農民工加入工會組織;投入資金1595萬元,建成并投入使用愛心驛站585個;把解決拖欠工資、工傷事故賠償等涉及基本生存權益的勞動爭議作為重點援助案件,幫扶服務中心工作人員365天不間斷輪值坐班幫助農民工;連續16年組織舉辦全省十市一區聯動的免費招聘洽談會,累計幫助38.81萬人就業;發動各企業、項目的工會主席建立與農民工直接聯系的微信群,目前該微信群已覆蓋農民工50萬人。
“1+X+100”微信群、“三秦最美農民工”、工會愛心驛站、省市工會聯動求職招聘超級平臺……經過持續多年的創新、完善、提高,陜西工會精心打造的服務農民工十大品牌已經凸顯。目前十大品牌在農民工群體中獲得高度認可,成為陜西工會工作的亮麗名片。
2018年,陜西農民工數量達到了630萬。最大限度地將廣大農民工團結到工會組織周圍,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工會的溫暖,是工會組織的重要職責和使命。
省總工會權益保障部部長楊景龍介紹,服務農民工十大品牌及其特點包括:
“八大群體”集中入會。省總工會大力推進貨車司機、快遞員、護工護理員、家政服務員、商場信息員、網約送餐員、房產中介員、保安員入會,依托鄉鎮(街道)、村(社區)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工會,借助貨運網絡平臺等方式,推動農民工入會工作實現新提升,力爭到2020年年底全省農民工入會率達到60%。3年來,全省舉行“農民工集中入會”活動428場次,新增農民工會員117.4萬人。目前陜西已經有328萬農民工加入工會組織。
尋找“三秦最美農民工”。省總工會在全省開展“三秦最美農民工”選樹活動,凡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技術精湛、模范帶頭且在陜工作5年以上的農民工均可參加推薦評選。最終選樹10名“三秦最美農民工”,并擇優授予他們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工會愛心驛站。省總工會在各縣(區)建立了一批工會愛心驛站,每個工會愛心驛站設有統一標牌,免費提供休息歇腳、飯菜加熱、飲水如廁、充電上網、應急用藥、報刊閱讀、修理工具等服務,真正使戶外勞動者“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急可如廁、累可歇腳、傷可用藥”。目前全省工會已經投入資金1595萬元,建成并投入使用驛站585個,到2020年年底將實現全省各縣(區)驛站全覆蓋。
營造全社會關愛農民工氛圍。全省各級工會在“四季送”活動中不斷加大對農民工群體的幫扶救助力度。此外,全省各級工會還送演出到工地,僅2019年春節期間,就組織慰問演出3000余場,參演職工近20萬人,觀眾突破110萬人。
工會公益法律宣傳服務行動。省總工會聯合省委高教工委、省司法廳、省律協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法治宣傳和公益法律服務行動,全省共組建宣傳服務隊140支,惠及農民工百萬余人。
“農民工平安返鄉”活動。2018年春運期間,西安市總工會出資包高鐵專列送在陜務工的川籍農民工返鄉。
工會“一站式”服務。各級工會職工幫扶服務中心堅持“七天工作制”,保持“12351”服務熱線24小時暢通,以職工法律援助為重點,把維權能力較弱的農民工作為重點服務對象,把解決拖欠工資、工傷事故賠償等涉及基本生存權益的勞動爭議作為重點援助案件,365天不間斷地在服務窗口輪值坐班。
維護塵肺病農民工健康權益。省總工會連續多年在政府與工會聯席會議上提交關于完善職業病防治和救助塵肺病農民工的議題和工會實地調研報告。省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做好陜西省矽肺病農民工救治救助工作的通知》,推動解決矽肺病農民工的生活和醫療問題。
省市工會聯動打造就業求職超級平臺。全省工會已連續16年組織舉辦全省十市一區聯動的免費招聘洽談會,累計組織15658家企業進場招聘,提供就業崗位78.04萬個,到會求職人數115.9萬人,幫助38.81萬人實現就業。
“1+X+100”微信群。省總工會發動各企業、項目的工會主席利用手機微信平臺,建立與農民工直接聯系的微信群,每“1”名工會主席通過“X”個工會干部,將“100”名農民工納入自己的微信群,直接傾聽農民工的呼聲,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目前該微信群已覆蓋農民工5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