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康高新區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第一要素、第一動力,是發展之要、競爭之本、活力之源”的理念,把人才作為安康高新區強區興業的根本,大力實施人才創新戰略,為人才提供最適宜的“土壤”和“養分”,實現了“高”與“新”的全新跨越,構建了行之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堅持以更廣闊的視野引進人才。充分發揮高新區在選材用人上的體制優勢,將行政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建立健全人才引進和人才聘用機制。干部員工選聘堅持用人唯賢、唯才是舉,不唯背景、不唯關系、不唯圈子、不唯地域,只要有理想、有抱負、想干事,高新區就給予公平的機會和舞臺。
堅持以更靈活的體制使用人才。全面實行“開發區+行政區”模式,按照“小政府、大社會,小機構、大服務”的理念,推行“政府架構、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經營”管理體制,對人員編制實行“開放運行、封閉管理”和“公開競聘、全員聘用、績效考核、末位淘汰”,打破身份、職級、學歷、職稱等限制,實行好中選優、優中選適,使一批極具智慧、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對引進和聘用的人才實行“一人多職、一人多崗”的“大部制”體制,交叉使用,努力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才。
堅持以更有效的舉措培育人才。出臺《安康高新區局長(主任)助理培養選聘管理辦法》,建立“大膽使用、備用結合、梯次配置、注重實際”的局長(主任)培養選拔機制,通過“學習培訓、領導幫帶、一線培訓”培養方式,選派優秀干部到重點項目建設、征地拆遷、信訪維穩、脫貧攻堅等重要崗位、吃勁崗位接受鍛煉、經受考驗、磨練意志、豐富經驗、提升能力。充分利用省市每年舉辦的各類調訓、培訓、學習考察、網絡自主選學等,堅持缺什么,就補什么的原則,逐步解決干部員工“本領恐慌”“能力不足”問題。每月舉辦1期“安康高新區干部員工學知識、拓視野大講堂”,邀請國內外高校知名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大力提升干部員工綜合素質,為安康高新區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堅持以更務實的標準考量人才。充分運用“三項機制”和考核“指揮棒”作用,建立健全了考核獎懲機制,堅持分類分崗、量化可比,“考績”與“考效”整合實施,建立了經濟建設部門、綜合管理部門、駐區單位三大考評體系。在經濟建設考核上,突出在征地拆遷、項目進度、環境保障等方面量化剛性指標完成情況的考核;在綜合管理考核上,突出對可量化指標和約束性指標的定性考核;對約束性指標實行一票否決。強化考評結果的運用,對月考核、季考核和年度考核,均與個人績效工資掛鉤,考評結果真考真用。
堅持以更有力的保障留住人才。先后印發了《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意見》《安康高新區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獎勵實施辦法》《優秀員工、優秀創業就業人才、優秀教師和優秀衛生技術人才在高新區購房優惠政策實施辦法(試行)》等獎勵優惠政策。設立2000萬元的人才引進專項資金,開辟高端人才戶口遷移、子女入學綠色通道,一次性裝修大學生創業公寓300套,為人才提供“拎包入駐”式服務。先后與中國農科院、大連物化所、西安交大等15余高校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建成秦巴眾創空間等6個國家級創新創業平臺、中國安康富硒產業研究院等6個重點研究機構。薪酬待遇實行因崗定薪酬,所有正式聘用人員均實行“基礎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的企業化薪酬管理模式,激勵全體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熱情,加快推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記者 李孝華 通訊員 唐素梅 胡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