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慶祝“中歐班列長安號2018年開行突破1000列儀式”在國際港務區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舉行。為慶祝此次儀式,在30日上午,陜西舉辦“一帶一路”開放大通道建設與樞紐、門戶、流動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推介中歐班列(西安)和“西安港”平臺,為西安打造國際物流大通道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引擎,助力西安國家級中心城市建設。
在會上,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主任孫藝民同志做主旨演講。內容如下,以饋讀者。
西安國際港務區是陜西盛西安市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而設立的經濟先導區,是陜西西安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發展“三個經濟”和建設對外開放大通道的核心抓手和重要平臺,是陜西自貿區的核心板塊和第十四屆全運會主場館所在地。園區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造港開埠”的歷史使命,始終把園區發展放到西安、陜西、全國乃至全球發展大格局中去謀劃和定位,主要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著力打造新港口
口岸體系建設 “西安港”是目前國內唯一獲得國際、國內雙代碼的內陸港口,進入了全球航運體系。園區先后獲批一類鐵路口岸、二類公路口岸、進境糧食指定口岸、進口肉類指定口岸、整車進口口岸,正在向商務部申請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其中,糧食口岸和肉類口岸先后從哈薩克斯坦、加拿大及美國進口了小麥和肉品,探索出了美國長灘港啟運、青島港中轉、西安港清關的“海鐵聯運+冷鏈運輸+肉類口岸”新模式,適合內陸地區的港口口岸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平臺體系建設 占地4.67平方公里的西安綜合保稅區運行良好,已成為陜西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的重要平臺;占地2058畝的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2018年吞吐量已經超過百萬噸;省部共建,占地2400余畝的新筑鐵路綜合物流中心項目已經建成,將于今天下午正式投入運營;占地300畝的中國郵政西安郵件處理中心是全國布局的四大分揀中心之一,項目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2014年3月19日海關總署批復西安可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2017年合計完成516萬單,跨境出口506萬單,進口10萬單,在海關全國統一版系統使用中單量排名第一。通過創新監管模式,升級查驗光機服務器,目前日最大通關量達11萬單,2017年平臺已完成1000萬單。先后在德國法蘭克福、哈薩克斯坦卡拉干達州等地設立8處“海外倉”。
通關體系建設 目前,西安港海關(檢驗檢疫)等監管體系全面進駐,單一窗口全面推廣,青島港、連云港、天津港、哈鐵等在西安港設立辦事處,簽署了《青島-西安關、檢、港推動“一帶一路”物流供應鏈一體化備忘錄》,中鐵集裝箱公司、中鐵聯合集裝箱公司入駐園區開展業務。韻達、EMS、申通等8家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與海關系統實現系統對接,為高效通關創造了條件。
二、著力構建新通道
國際通道方面 向西通過陸鐵聯運,開行西安至哈薩克斯坦、漢堡、阿拉木圖、莫斯科、華沙、布達佩斯、伊朗德黑蘭包括今天下午即將開通的到里加的中歐班列(長安號),打造精品線路;向東通過海鐵聯運,常態化開行往返青島港等的五定班列,輻射日韓、東南亞;向南推進與廣西憑祥口岸、防城港的合作,打通與東南亞各國的陸路通道,努力打造承東啟西、連接南北、貫通歐亞、輻射全球的商貿物流樞紐。截至目前,今年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過1000列,重載率、貨運量、實際開行量、同比增長率等重要指標均居全國第一。今天下午,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及省市主要領導將和我們一起共同見證“中歐班列(長安號)2018年開行首超1000列”的歷史性時刻。
國內通道方面 開拓了西安至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二連浩特、滿洲里等口岸的陸路通道,開行西安至長三角、珠三角等貨源地的國內班列,初步形成了國內一帶一路商品集散中心。
區域通道方面 引進傳化、“三通一達”國內知名物流企業,健全了區域物流配送網絡,實現西安港貨物高效集散與分撥配送。
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已經初步建成了“海陸空網”國際、國內、區域全網物流體系。
三、著力建設新中心
產業中心 商貿物流產業方面,先后引進了安博、傳化、招商局、圓通等國內外知名平臺龍頭企業;電商產業方面,引進優信集團、蜜芽集團(將于今天下午簽約總部項目)、小笨鳥西北運營中心、天津物產西北貿易中心等全國知名企業項目,銅、鋁等大宗商品線上交易日趨活躍。目前,國內排名前十的電商龍頭企業紛紛落戶,限上網絡零售額占西安市近80%,占全省的60%,2017年園區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今年將超過1500億元;新金融產業方面,聚集了中民投、關天國際、陜西金控等一批新金融企業,園內的融資租賃企業數占全省70%、商業保理企業數占全省90%,正在積極導入傳化集團的供應鏈金融板塊;臨港產業方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引進深圳中聯盛、思贏英格等十余家企業入園發展,正在打造科技型加工制造企業基地;文體產業方面,引進當當數字出版基地、連連看全球運營中心、西安文物商店等重點項目,文體健康類企業實現井噴式增長、快速壯大。
城市中心 西安國際港務區是西安唯一的一處四水環繞、正在開發的黃金寶地,也是西安正在高標準打造的國際化、生態化城市新中心。目前,2021年第十四屆全運會主場館主體已經全部完工,正在進行裝飾面結構施工,全運村一期已經順利完成預售,還將集中開工建設一座國際醫院(陸港國際醫院)、10個高品質酒店以及全運小學、中學等城市功能項目,華潤、綠城、綠地等知名城市開發運營企業競相投資園區,投資規模超過2000億,一個國際化、現代化、宜居宜業的城市新中心呼之欲出!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實施、陜西自貿區的設立和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西安和國際港務區正在處于多種歷史機遇疊加的黃金發展期;隨著城市形態、產業體系、平臺及配套設施日臻完善,營商環境快速優化,園區也處在跨越發展和價值兌現的加速期。
衷心希望各位領導和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國際港務區的建設和發展,讓全球各界企業認識西安國際港務區,擁抱西安國際港務區,充分發揮各類型企業在各自領域的優勢,使用中國內陸港平臺,搶抓產業投資新機遇,參與城市新中心建設,攜手互利創共贏、并肩共謀新發展!(記者張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