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 曾繁華 通訊員 李小延)“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從三國曹植的《白馬篇》中,今人可以感受到其時西北邊地的蒼涼與有志青年的熱血。千年后,西部欣欣向榮、蓄勢更上層樓,中國青年熱血依舊、立志報國建功。對青年才俊的渴求,愈發成為廣闊西部蕩氣回腸的內心呼喚。從“引智”的決心,到“筑巢”的行動,陜西省在引進青年人才的知與行上,堪稱一個值得關注的西部范例。
“當前,對陜西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讓人才沒有后顧之憂地大展宏圖。”10月23日,陜西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巨小弟在京表示,目前陜西全省各地正在積極研究制定“拴心留人”的更多貼心服務政策,“確保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讓各類人才在陜西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中大放異彩。”
當日,陜西省國有企業人才智力引進交流大會在清華大學舉行。從陜西省委人才辦、省人社廳、省國資委,到西安市國資委,再到陜西省屬55家大型國企董事長、總經理和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共190多人赴京求賢。
10月23日,陜西省國有企業人才智力引進交流大會在清華大學舉行。中國青年網記者 曾繁華 攝
“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人文積淀深厚、區位優勢獨特、礦產資源富集、科技實力雄厚、發展潛力無限。”面向清華學子,巨小弟在致辭中著實為陜西打足了廣告,并介紹陜西求賢若渴的用人理念,“招才引智,最終目的不是為我所有,而是為我所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陜西正在不斷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如何有效發揮引進人才的聰明才智,引導他們積極加入陜西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的熱潮,是全省各級黨委、政府當下必須考慮的大事。”
他坦言,區域在選擇急需緊缺的人才,人才也在選擇最適合自身發展的區域,只有兩者相互吸引,形成嚴絲合縫的合作關系,才會產生“1+1>2”的效果。
巨小弟表示,陜西提出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對人才而言是巨大的機遇,有強大的吸引力。
“發展需要項目,項目需要創新,創新需要人才。”巨小弟表示,陜西省委、省政府和3800萬陜西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各類人才踴躍投身陜西國有企業。“我們將以最大的熱情、最優的服務、最好的環境,為大家創造出一流的發展平臺和成長空間1
中國青年網記者注意到,陜西方面在向青年學子展示工作機遇、優渥環境、文化積淀乃至美食美景外,更在細微處見精神,展現了對青年人才親切的“貼心”。
當日大會名為“引進交流”,而非“招聘”“宣講”,主持人、陜西新聞主播郝寧直言本次大會發出的是陜西新時代“求賢令”。
西安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劉三民介紹西安市出臺“人才安居辦法”時表示,西安對引進的人才實行優質生活服務“綠卡通”制度,保障人才在醫療、子女就學、落戶、住房保障等方面實現“一卡在手、處處綠燈”。一臉鄭重介紹完政策后,他抬起頭來這樣跟學子們解釋:
“也就是說,沒結婚的管朋友,結了婚的管孩子。”
臺下學子會心一笑。劉三民講到結尾處,仍舊一臉正經,話風卻是一變:“小伙伴們來西安,有困難,就找我!我的手機號是——”說著就報了手機號。“我在西安等著大家!歡迎大家1劉三民說完,臺下掌聲笑聲一片。
同樣發出“深情呼喚”的,還有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宏安。介紹了員工“自己提拔自己,自己重用自己,自己淘汰自己”等企業特色人才制度后,李宏安表示。“陜鼓”渴望有理想、有才華的年輕人加盟,共同實現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綠色能源強企的夢想。
“‘陜鼓’等你,我等你1李宏安向學子們發出邀約后,也把自己的手機號貼在PPT上公布了出來。臺下再次響起掌聲。
政府與企業方面的高管們如此親切誠懇,確實打動了不少現場學子。現場一位李同學對記者表示,自己對西北第一大城市西安的未來前景十分看好。“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陜西最吸引我的就是人才政策方面。”她說,希望通過這次交流會找到心儀的陜西國企。
專程從外校趕來的史同學認為西安十分宜居,同時,通過參加交流會,發現陜西從黨政部門到企業都十分重視人才,引進計劃以及保障十分完備,很有吸引力。
記者獲悉,作為本次交流會主辦方的陜西省國資委一直以來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發展,引領陜西國企不斷改革創新發展,加快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展示。
陜西省人社廳副廳長劉會民,陜西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李宏軍,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張超,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萬一,智聯招聘公司副總裁劉東等同時出席了當日的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