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食品價格上漲1.7%,成為主要助推因素。
食品價格上漲1.7%
最近,經常買菜做飯的西安上班族劉先生反映,菜價特別是綠葉菜比平時貴了一些,豬肉價格也比以前高。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其中,城市上漲2.3%,農村上漲2.3%;食品價格上漲1.7%,非食品價格上漲2.5%;消費品價格上漲2.1%,服務價格上漲2.6%。
1-8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0%。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7%。其中,城市上漲0.6%,農村上漲0.8%;食品價格上漲2.4%,非食品價格上漲0.2%;消費品價格上漲0.8%,服務價格上漲0.3%。
為何上漲明顯?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表示,8月份CPI、PPI穩中略漲,CPI環比、同比漲幅穩中有升。從環比看,CPI上漲0.7%,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主要受食品價格上漲較多影響。受高溫多雨天氣影響,鮮菜價格上漲9.0%,漲幅比上月擴大7.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21個百分點。
中信建投證券投資顧問孫佳欣對華商報分析,CPI上漲幅度較大跟食品價格、非食品價格上漲有關。8月蔬菜、雞蛋價格上漲,一些化工品出現較大上漲。而且8月份是旅游旺季,季節性因素導致服務類價格上漲明顯。
三季度或仍將小幅上升
華商報記者查詢國家統計局官網看到,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9%,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而整個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0%。
英大證券經濟學家李大霄對華商報記者表示,從數據來看這屬于穩中略漲、穩中有升,由于菜價等食品價格上漲相對明顯,處于溫和通脹狀態,總體看處于溫和走勢。經濟穩定對股市的影響應該是比較中性的。
開源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楊海分析,物價出現溫和通脹,主要原因是季節因素和天氣原因導致,菜價上漲跟壽光蔬菜基地受水災影響有關。這些因素都是短期因素,物價水平總體平穩。短期來看,貨幣政策暫不會變化。
金元證券投資顧問徐傳豹分析,天氣、疫情和貿易爭端推升物價,在各行業對“金九銀十”的樂觀預期下,三季度或仍會小幅上升。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媒體表示,隨著調控政策效果顯現,房租并不會形成全國性上漲趨勢,對物價的影響有限。 (記者 黃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