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5日21時0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云二號H星。
風云二號H星是風云二號03批的最后一顆星,也是風云二號衛星系列中的最后一顆星,將繼續為我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氣象保障服務。
位于西安航天產業基地的航天科技五院西安分院承擔了風云二號H星數傳云圖廣播轉發器分系統與應答機子系統的研制工作。
風云二號H星采用自旋穩定方式,能實時獲取中國及其周邊地區可見光、紅外云圖和水汽分布圖,收集并轉發氣象、海洋和水文等環境監測資料,播發數字展寬云圖,嚴密觀測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天氣系統的變化。
如何將風云二號H星監測到的氣象信息傳回地面,及時地做出天氣預報?這需要西安分院研制的數傳云圖廣播轉發器分系統。
對一般遙感衛星而言,衛星與地面之間的數據互傳鏈路被稱作“數傳分系統”,而風云二號H星不僅能夠實現數據的雙向傳輸,還能對云圖進行廣播及分發。衛星上的數傳云圖廣播轉發器分系統將衛星遙感儀器獲取的原始云圖信息準確無誤地傳輸至地面站,地面站將這些原始信息處理后形成不同的氣象產品,這些氣象產品數據再通過云圖廣播轉發器向衛星覆蓋區域的地面接收站進行廣播,使覆蓋區域的用戶可快速獲取、使用氣象資料。
對氣象衛星來說,衛星姿態對獲得氣象信息的準確性十分重要,據西安分院風云二號H星副總設計師何兵哲介紹:“應答機子系統和衛星遙測、遙控終端及地面測控站一起,實現衛星狀態的日常監控和管理,使得衛星保持‘健康’的狀態,完成氣象信息的精準采集以及對地面站傳送等重要任務。”
風云二號衛星于1986年啟動研制,1997年至今已成功發射8顆,風云二號所有衛星的數傳云圖廣播轉發器分系統與應答機子系統都出自西安分院。目前,風云二號衛星的在軌運行,為我國和周邊地區的天氣預報提供實時動態的氣象觀測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