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西安市統計局發布“西安市民文化消費需求”調查報告,七成多受訪市民月均文化消費支出在300元以下。
市民閱讀的媒介發生改變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市民的文化消費內容集中在上網、看電視、看電影、旅游、閱讀書報雜志、健身鍛煉、學習培訓、聽廣播、下棋打牌、參觀展覽等10個方面。
其中選擇上網比例為62.8%,看電視的選擇比例為56.7%,二者均超過50%,成為市民最主要的文化消費內容。看演出、參加文藝團隊演出和藝術品收藏的選擇比例相對較小。手機和網絡是受訪市民獲取文化信息的主要途徑。
艾瑞咨詢分析師介紹,受眾媒介方式已更多轉移到手機和網絡,截至2017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
陜西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雷宏振對華商報記者分析,手機和網絡成為主要途徑,并不是人們不閱讀了,而是閱讀的方式和媒介改變了,利用網絡學習、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日常70%的閱讀都可以通過電子書來完成。
西安文化市場有更大空間
受訪市民每月文化消費支出在100元以下的占37.1%,100-300元的占36.0%,兩者合計超過七成。公園和電影院是受訪市民最常去的文化活動場所,超八成受訪市民愿意參加公共文化活動。
雷宏振認為,月均文化消費300元是比較高的水平了,因為還有很多通過網絡獲得的信息是免費的。未來,市民的文化消費還會繼續上漲,影院、劇院、美術館等演出服務行業還有更大市場空間。
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強表示,能夠提高人的素質、使人更加文明的活動都可以視為文化活動。網絡時代,能夠坐下來安靜地閱讀還是一種享受,作為政府和商家,可以想辦法創造更多條件,來豐富市民的文化消費。 華商報記者 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