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員日前在G107國道的河南省確山縣任店鎮路段旁邊,發掘出布滿車轍痕跡的漢代官道,它恰與G107國道重疊,堪稱目前考古發現的我國最早“107國道”。
“這條漢代官道可能是2000年前最繁忙的道路,對于研究漢代官道的規劃建設、道路修筑維護技術,以及漢代車輛建造等具有重要意義。”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說。
漢代官道是在朗陵故城遺址內發掘出的。朗陵城是我國歷史上一座著名的郡縣古城,從春秋時期開始,作為縣治、郡治累計時間長達1300余年。
G107國道從朗陵故城遺址西部穿過,將遺址分為東西兩部分。已發掘出的兩條相互交叉道路中,2號道路為南北向,考古發掘揭露長度252米、殘寬2.2米—2.8米。
“路面超厚、車轍內墊有大量的碎陶片、碎石子、碎磚塊、紅燒土塊等,證明這條道路使用頻率比較高,經常被維護,而維護使用的材料通常是‘就地取材’。”該考古項目負責人周潤山說。
3號道路為東西向,是一條與2號道路相交后通向朗陵故城內部的道路。
一種奇特的現象引起專家注意:2號道路與3號道路在遺址中部交叉,形成了一個“十字路口”,交叉處還被一條寬0.9米的東西向排水溝打斷。在排水溝溝壁兩側,發現有相互對應的3處磚墩,磚墩緊貼溝壁,間距1.2米。專家推測,道路在通過排水溝時,可能架有石板小橋。
考古還發現,兩條道路的一側均發現修建規范的排水溝,由青磚、石塊壘砌而成。道路的排水系統與城市的排水系統,在道路交叉處相互貫通。(記者 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