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碼聯城”作為服務城市公共交通的互聯網運營商,2018年元旦在中國西北地區的城市——西安全線開通了地鐵“刷碼過閘”乘車業務,這對于西北市場乃至“一帶一路”全線具有重要的意義。“小碼聯城”同時依托西安及“一帶一路”人才優勢,充分挖掘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名校、人才、科研資源,為服務的多個“一帶一路”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及技術保障。
公交急盼“互聯網+”
公交車是普通市民日常出行最為方便,也是最為便宜的交通工具。1992年,深圳巴士體驗開通了全國第一條無人售票線路,開啟了中國城市公交無人售票的先河。雖然移動支付日漸普及,但是公共交通領域似乎長期與“網”無緣。“小碼聯城”萌生了一個目標——打造公交領域的“互聯網+”。面對一系列技術難題,“小碼聯城”經過不斷攻關探索,2016年7月,終于部署全球首個符合公交地鐵快速通過的“雙離線二維碼”產品,其符合交通部二維碼規范及公交地鐵公司密鑰風控標準,實現了手機即開即用、線下0.2秒通過,在線充值離線扣費,徹底解決了市民的儲值難題。“支付寶坐公交”給乘客坐公交車多了一種支付的選擇,可以作為現有渠道的一種補充。不管是本地居民還是外地游客,不帶現金、不帶卡也可以有新的坐公交體驗。
除了公交車,地鐵也是小額高頻的剛需場景。“小碼聯城”為西安地鐵提供了一整套軟硬件升級方案,包括發碼平臺、賬戶體系、線上票務中心、多元支付及清分平臺、出行機構獨立開發搭建移動平臺。西安地鐵APP也成為了擁有全站點掃碼支付能力的APP,從入場到項目結束,僅用了70個凌晨就完成云閘機、系統、軟件升級,目前在國內也是少有。
至此,“小碼聯城”已接入56個國家和地區,運營交通移動支付設備數十萬臺,鏈接數家千億級互聯網金融巨頭,大幅降低城市公共交通乘客出行成本,幫助業主通過持續重組和深化用工制度改革,節省數十億財政支出……這是 “小碼聯城”運營半年來的成果。
提升資源利用率
有的城市在面臨交通擁堵、尾氣污染等系列問題時,不得不采取限行限號等方式來降低擁堵系數,這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如何提高公共交通資源的利用率?“小碼聯城”做出了回答。
根據城市交通人口數據分析,可以全局掌握全城可識別的通勤人群的時間、空間、方向和距離的分布規律,提升公共交通效能和社會公共交通資源利用率,提高數據運營能力,反哺公共出行。實現客流分析、監控與預測,推送實時信息,整合消費數據,打造增值服務平臺;調取實名信息,主動分析預警,定位服務目標,提高安保效率。結合智能硬件及物聯網運用獲取更多數據,并以云計算為手段實現智能調度及優化線網,提升服務質量。
在移動互聯網的推動下,手機成為了公共交通機構與交通參與者溝通的橋梁。“小碼聯城”認為,離線二維碼支付一方面方便用戶使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公共交通機構與用戶之前通過手機形成有效的連接,給公交場景下場景環境的發展帶來無限暢想。
“小碼聯城”助推傳統行業和企業轉型升級,除了能夠在渠道拓展、服務高效、交互便捷等方面發揮明顯優勢外,真正驅動行業發展的其實還是大數據產生的商業價值。通過把人群細分數據和城市實時人流進行有機的結合,能夠為“城、車、人”解決運營問題并帶來商業價值。
今天,中國企業正在用自己的經驗服務著全球。小碼聯城首席執行官盧祖傳表示,“目前,小碼聯城已經有海外項目開始落地。今年,將繼續利用中國科技服務‘一帶一路’,為海外更多城市提供服務。”(田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