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痛常被稱為最高的10級疼痛,而咸寧24歲的燒傷媽媽聶海燕,為了寶寶和自己都能更安全,除了分娩痛,還要忍受燒傷傷口裂開的疼痛。27日,她順產一名健康的男寶寶,被醫生贊為“最勇敢媽媽”。
28日,市三醫院產科病房,聶海燕看著粉嫩的兒子十分欣慰,她表示,這場苦沒有白受。她的五官清秀,因燒傷留下大片的紅塊和結痂,手腳均被厚厚的繃帶纏繞。很難想象這樣一種“五花大綁”的狀態,能拼命生下孩子。
孕媽燒傷時本能跳進池塘
記者了解到,聶海燕家住崇陽縣肖嶺鄉泉陂村,已經有一個兒子,懷著二寶到了36周,臨近產期。18日傍晚,她在家中清理垃圾后焚燒,垃圾中的雜物突然發生了爆炸,大火燒到她身上,連頭發也著火了。聶海燕家門口就是池塘,她說,當時就覺得孩子不能有事,本能地跳進了池塘。家人很快沖出來把她送到醫院,輾轉了3家醫院后,19日中午轉到了市三醫院。
該院燒傷科醫生閔維雄介紹,患者送來時,頭面、四肢燒傷面積達到20%,屬于較嚴重的燒傷。不幸中的萬幸,腹中胎兒狀態良好。家人希望盡快剖宮產。
馬上剖宮產,較大的手術刀口,加上燒傷創面,很容易引發嚴重感染,對產婦不利。但是,如果先治燒傷,很多治療對孕婦有禁忌,對胎兒也不利。燒傷科和婦產科專家會診后,認為先順產再全面治療燒傷最有利于母嬰安全。
37周分娩是寶寶足月的最低期限,不是早產。醫生們選擇這個節點。聶海燕說,她第一胎是順產,第二胎個頭并不大。她相信醫生,也相信自己。畢竟這樣對寶寶和自己都好。
傷口裂開疼到抽筋順產生子
27日,寶寶到了37周。之前一周,她只使用最安全的青霉素來控制燒傷的炎癥。
當天,打了催產針后,聶海燕開始分娩。正常產婦可以握住床沿、蜷縮腿部等來用力,而她手腳被繃帶纏繞,很難使上勁。特別是努力用勁后,正在愈合的傷口會裂開,加劇疼痛。
醫護人員特意讓聶海燕的丈夫陪產,已經懷孕7個月的產科護士長方敏陪在一邊打氣。都是要做母親的人,聶海燕讓方敏由衷欽佩。分娩中,寶寶的胎位不正,產科主任洪慧莉徒手調整了胎兒位置。
“加油,就快出來了。”在親人和醫護人員不斷鼓勵下,從上午10時多到下午2時,3個多小時,聶海燕順利生下了寶寶。
和生第一個孩子相比,她還感到腿部傷口炸裂一樣疼痛,后來疼得抽筋。平復下來的她說,那時就對自己說堅持。
29日,聶海燕將轉回燒傷科,等待她的還有后續植皮等治療。(記者 劉睿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