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劉奕湛、丁小溪
電影《湄公河行動》一度火爆大江南北。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再現,彰顯了我國警方加強國際執法合作,共同打擊跨國犯罪的主動姿態和實際行動。
近年來,我國公安機關秉持合作共贏理念,不斷擴展國際執法安全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定期與國外執法部門和有關國際組織就反恐、禁毒、網絡安全、打擊跨國犯罪、追逃追贓、海外利益保護等議題進行坦誠深入交流磋商,有效增進互信、凝聚共識,為不斷深化務實執法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秉持合作共贏理念積極拓展合作機制
2011年10月5日,兩艘中國籍貨船在湄公河孟喜島水域遭遇糯康武裝團伙的劫持,13名中國籍船員罹難。湄公河慘案讓中老緬泰四國并肩挽手,團結合作。
多年來,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已從聯合巡航發展為綜合執法合作模式,也從單一合作領域拓展到打擊非法出入境、拐賣人口、網絡犯罪等新的合作領域,成為不同國家開展執法安全合作的成功典范。
在國際刑警組織這個全球警務合作平臺上,我國警方每年與外國警方相互求查案件約3000起,申請發布國際刑警“紅色通報”200余份,執行出國辦案任務數十個,有效服務了跨國案件辦理工作。
秉持合作共贏理念,我國公安機關不斷深化國際執法安全合作。
2014年6月5日,中俄國家間執法安全合作機制首次會議舉行;
2015年10月23日,“安全促發展”中國—東盟執法安全合作首屆部長級對話舉行,我國與東盟國家執法安全合作掀開嶄新一頁;
2016年9月27日,第二屆新亞歐大陸橋安全走廊國際執法合作論壇(連云港)開幕、中緬第五次執法安全合作部長級會議舉行;
2017年6月,首次中澳部級反恐和打擊跨國犯罪對話舉行;
……
截至目前,公安部已與11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密切的執法合作關系,搭建了129個雙多邊合作機制和96條聯絡熱線,同60多個國家的內政警察部門和相關國際組織簽署各類合作文件400余份,初步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講實效的國際執法安全合作工作格局。
豐富合作內涵聯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
近年來,中老緬泰四國多次開展“平安航道”聯合掃毒行動,有力打擊了長期嚴重危害湄公河流域的毒品犯罪活動,進一步彰顯了四國堅定不移的合作態度。
面對各類跨國犯罪活動,中國警方直面挑戰、敢于亮劍,與有關國家執法部門加強交流合作,全面推進重點領域國際執法安全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6年,中國與東南亞、非洲、歐洲的10多個國家深入合作開展打擊電信詐騙犯罪,搗毀犯罪窩點上百個,抓獲押回犯罪嫌疑人近5000人,有效遏制了此類犯罪高發勢頭;
持續與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開展反拐聯合行動,僅2016年一年就破獲此類案件22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67名,解救婦女兒童253名;
與此同時,從“獵狐”行動到“天網”行動,中國不斷加大海外追逃追贓力度。
我國公安機關國際合作部門積極配合中央反腐敗斗爭:與韓國、越南等國建立聯合追逃新模式;與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等歐洲國家實現引渡合作突破;與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保持良好合作,獲得有力支持,大量在逃人員被緝捕遣返回中國。
延伸合作觸角保障海外利益安全
2016年5月2日至13日,4名中國警察在意大利街頭精彩亮相,與當地警方一同巡邏,處置涉及中國公民的事務。這是中國警方首次與歐洲國家開展此類警務合作。
聯合巡邏是各國執法部門間合作向更深層次發展的一種結果,加深互信的同時,也為兩國經貿合作、人員往來提供了安全保障,為群眾增加了安全感。
近年來,在國外針對中國企業、公民的惡性事件時有發生,為了保護他們人身財產安全,我國公安機關充分利用多種資源和渠道,與有關國家執法部門密切合作——對內建立了相關工作機制,制定了應急預案,不斷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對外充分利用雙邊執法合作機制和警務聯絡官等資源渠道,與有關國家執法部門密切合作,成功處置了一批我國公民在國外被殺害、綁架、羈押等重大案事件,有力維護了海外華人安全利益。
據了解,2012年以來,公安部先后派出工作組40余個,足跡遍布阿根廷、巴西、南非、安哥拉、俄羅斯等5大洲20多個國家,配合當地警方打掉針對華人實施侵害的犯罪團伙數十個,追繳贓款上千萬元。目前,公安部還有數個工作組在多個國家進行著打擊跨國犯罪、保護我國公民利益的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