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路街區城市設計》經2015年11月18日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公示。
安康市城鄉建設規劃局
2015年11月25日
安康中心城市《金州路街區城市設計》簡介
一、項目概況
金州路街區因其在城市中的中心地位,歷來承載著城市功能、形象和集體記憶的核心價值。利用舊城改造與更新的發展契機,建構一個高品質的城市中心,是提升人居環境、提高城市展現度、促進城旅互動式發展的重要舉措。
結合街道商業的輻射效應,規劃確定改造范圍為南臨巴山路、北至水西門,東以興安公園為界,西抵馬坎巷、新建巷,總規劃面積為66.43公頃,其中,改造區域面積為40.76公頃,拆遷面積為23.68公頃,總拆遷建筑面積為52.6萬平方米。
二、規劃目標
契合街區在城市中的核心地位和價值,規劃以打造市級核心商圈為目標,結合現代商業發展趨勢與特征,建構以現代商業為主導,兼顧部分商務辦公、休閑娛樂、旅游服務為一體的城市商業中心。通過功能、配套、交通及景觀環境等方面優化與提升,旨意營造“城市金脊、活力之軸”的美好愿景。
三、規劃理念
針對現狀功能“雜”、交通“擠”、形象“亂”、環境“差”和配套“缺”等六大核心問題,在遵從“公共優先”的核心原則下,力求通過“減容、重組、提升、增綠、完善、疏解 ”六個步驟策略,撤退行政辦公、疏解居住人口,營造商業氛圍,來提升街區整體品質,從而達到“活力型街區、特色型街區、暢通型街區和便捷型街區”的目的。
1.空間重組,建構活力街區
結合當下傳統商業逐步向休閑、體驗式商業發展的總體趨勢,在延續現狀人流、商氣聚集特征,通過空間重組,將1.3公里商業街區劃分為“一主、兩副”的功能結構。其中,主中心圍繞中心廣場,建構一站式家庭購物中心,而外圍通過特色餐飲、兒童游樂、休閑娛樂、個人護理等休閑型的步行街形式分別向興安公園、興安小區拓展和延伸。南部副中心結合巴山路交叉口的拓寬改造,形成以酒店、辦公、金融、商務休閑、健身體驗及IT、數碼、電子商務等為一體的現代商務中心。北部副中心則結合水西門、城墻歷史文化資源,打造以特色餐飲、休閑、文化體驗、展示等商業功能的傳統休閑中心。
在休閑、體驗為主題的商業功能下,摒棄現狀街道式商業空間模式,通過與興安公園、水西門、城墻等景觀資源的互動,以及中心廣場的拓寬、中心醫院前區廣場的利用和巴山路南側街頭廣場拓展,加之多條步行內街、傳統休閑古街的布置,從而為市民提供一個游購一體的活力街區。
2.形態重塑,建構特色街區
以提升形象展現度為目標,一方面結合“一主、兩副”的功能結構,建構中間高、兩側低的城市空間形態和開合有序的城市空間尺度,以提升街區在城市總體結構中的識別度;另一方面結合街區現狀特征,從北至南,將城市風貌劃分為傳統、新中式和現代三種風貌分區,通過對陜南民居特色的提起和現代商業元素的運用,從而塑造一條充滿地域特色,而又不失現代氣息的城市街區形象。同時,加之街道城市家具、小品、燈飾等相關景觀元素的特色強化,進一步提升街道的整體品質。
3.交通疏解,建構暢通街區
在商業型街區的總體定位下,金州路交通屬于交通限制型道路。針對現狀動態交通擁擠、靜態交通缺乏的問題,規劃提出三步走的思路。一期以解決交通迫切問題為導向。一方面通過道路條件的改善,另一方面通過中心廣場、中心醫院廣場和司法局、交通局等公產地塊下配建停車場的建設,形成850輛左右停車位,來緩解現狀交通壓力。二期以疏解交通為目的。通過東西向支路和街區外部交通環道的打通,來疏解金州路交通壓力。三期以強化商業氛圍為目的,伴隨著沿線地塊配建7000個公共停車場和外圍交通環道的建成,建議將金州路改造為步行街形式,通過限行方式,以提升街道商業氛圍。
4.設施完善,建構便捷街區
以建構人性化街區為目的,按照相應規范要求,結合區域內公共空間的分布情況,對街道沿線的公廁、環衛設施、公交車站、農貿市場等城市配套設施進行定點配置,以滿足市民游購過程中的便捷需求。
四、規劃實施
舊城區商業中心改造需遵循循序漸進的改造思路,切忌一蹴而就帶來商氣的受挫,因此,本次改造將分為近、中、遠三期進行。近期以提升街區環境為主,重點項目為“一路、三廣場、五地塊”。其中,一路為道路由現狀25米拓寬至30米;三廣場為中心廣場由現狀1公頃拓寬至1.3公頃,并進行景觀提升改造,拆除中心醫院前期低層建筑,拓寬形成廣場和地下停車場和巴山路交叉口北側金秋家電景觀節點改造;五地塊為市交通局、質監局、科技局和區工商局、司法局等公產地塊改造升級。近期政府總投資為1.6億元左右。
中期以街區功能升級為主,重點對南部主中心和商務副中心內地塊進行逐步業態更新和功能升級,以提升街區核心吸引力。遠期則以形象完善和品質提升為主,重點在北部傳統休閑中心和外圍區現狀居民人居環境改善方面,通過功能和環境的完善,以提升片區整體城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