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 陜西日報記者 鄭斐 本報記者 董良軍)省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表明,今年前三季度,我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在全省保持領先水平,GDP、第二產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公路客貨運周轉量、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非公經濟占比6項經濟指標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二位,整體經濟運行保持“穩中向好,小幅上揚”的良好態勢。
作為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市的安康,既是限制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又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我市結合這一實際,提出優先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提升發展傳統工業,重點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構建具有安康特色的循環產業體系。蹚出了一條調整產業結構、加大項目投資、加強增長極作用的經濟發展“安康模式”,創造了驕人的“安康速度”。在市委書記郭青看來,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兩者相輔相成、互為依托,“對于主體功能區中限制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在強調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仍然要大力發展經濟。”旬陽縣關口鎮礦產資源豐富,過去開礦是關口人致富的第一選擇,生態破壞嚴重。近年來,該鎮把眼光盯在漢江北岸的八卦山上,讓老百姓轉變理念,讓有實力和誠意的企業開發八卦山景區,把生態當作另一種礦藏。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著力抓開工、抓進度、抓謀劃、抓招商、抓環境,一批重大項目取得新進展。安康富強機場相關手續陸續獲批,納入國家PPP項目示范庫;安康火電廠轉省內自用建設可研通過評審;白河水電站已獲得陜鄂兩省核準;旬陽水電站25個審核文件已全部批復;漢江綜合整治工程新修堤防和護岸20公里;洞河水庫已按計劃開工;天貿物流城、金屬鎳循環產業園、旬陽煙廠技改3個省考項目完成投資4.14億元,占年計劃的48.1%。高新區、恒口示范區、瀛湖生態旅游區和縣域工業集中區、現代農業園區“三區兩園”和“飛地經濟園區”,各類園區先后簽訂151個招商項目,總投資510億元,到位162億元。白河縣飛地經濟產業園區,首批簽約入園企業5家,總投資已達6億余元。而嵐皋縣飛地經濟環保產業園,則是秦巴山區第一家以節能環保產業為主題的專業園區。截至目前,“飛地經濟”5個縣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3億元,4個園區列入全省重點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