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實習記者 雷文鈺 實習生 鄭曉薇) 6月13日,陜西省“非遺購物節”活動在安康龍舟文化園舉行。活動現場匯聚了全省十個地市53家非遺相關企業、單位共170種產品開展現場展銷和直播帶貨活動。
據了解,此次活動借助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平臺,目的在于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非遺產品的魅力和價值。
“我們耀州楊氏泥塑起源于清朝末年,我的泥塑手藝是跟祖父學的,這個泥塑看著復雜,其實取材簡便,關莊特有的紅膠土,棉絮,纖維隨處可取,工具也簡單,一切成為技巧,全在手上。”楊氏泥塑第三代傳人楊小平先生介紹道。
現場展銷熱鬧非凡的同時,線上銷售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非遺工坊代表之一,紫陽和平茶廠負責人說,“我們的茶葉在網上賣的特別好,尤其是毛尖,紫陽的毛尖肥壯勻整、色澤翠綠,茶香嫩香持久、湯色清亮,滋味鮮醇回甘,喝茶的人大多都喜歡。”
宜君剪紙的傳人田女士告訴記者,為了讓這些歷史遺產得到年輕人的喜歡,他們做了很多創新,包括把剪紙做成耳環、團扇等等,這些設計頗受消費者的喜愛。
為了更好促進非遺產品銷售,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安康市非遺產品銷售中心正式舉行了揭牌儀式,認定了23家單位為安康市首批非遺扶貧工坊。
此外,市文旅局在市扶貧空間設立“安康市非遺相關產品銷售中心”。市縣區各級非遺產品生產企業與市扶貧空間建立非遺相關產品代銷、購銷關系。市扶貧空間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加強產品推送和宣傳,實現非遺相關產品的相對集中、規模化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