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李隆均)6月12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陜西省主場活動新聞通氣會在漢陰召開,中省市20余家新聞媒體記者參加新聞通氣會。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陜西省主場活動由陜西省文物局、省自然資源廳、安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由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廣電局(安康市文物局)、安康市自然資源局、中共漢陰縣委、縣人民政府承辦,定于6月13日在漢陰縣漩渦鎮 “鳳堰古梯田移民生態博物館”舉行,活動主題為“文物賦彩全面小康”。
本次活動以漢陰鳳堰古梯田移民生態博物館賦彩全面小康建設為切入點,采取“山水大背景、開幕小現場、媒體大宣傳”形式,全方位展示陜西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成果,彰顯文物在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脫貧攻堅和加強秦嶺生態保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凝聚社會共識,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做好新時代陜西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陜西省主場活動開展的形式豐富多彩,主要內容有:開展陜西省新時代文物保護利用培訓活動;開展傳統文化研學教育觀摩活動,包括觀摩博物館社會教育課程,參觀“百年巨匠”——紀念沈尹默誕辰137周年三沈昆仲書法展,參觀沈氏家訓展覽館;觀看“三沈故里,人文漢陰”詩音畫劇;開展“文物保護我代言”線上短視頻征集、“文物保護我先行”線下志愿服務、“沈尹默誕辰137周年”紀念、“文物惠民我先行”宣傳、“致敬最美逆行者”展覽等系列活動;發布秦嶺文化遺產資源調查成果;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鳳堰梯田授牌等活動。
據了解,今年除主場活動外,全省各地、省級文博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等也將舉辦相關活動共15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