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李隆均)“據統計,我市產業扶貧累計受益20.03萬戶68.78萬人,2019年人均增收2405元。”4月21日,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崔用慧在我市召開的“打贏脫貧攻堅戰 決勝小康新時代”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介紹脫貧攻堅情況。
崔用慧說,近年來,全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產業扶貧統攬農業農村各項工作,通過“抓產業、抓主體、抓技術、強聯結、強品牌、強營銷”“三抓三強”舉措,推進產業扶貧高質量發展,為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積極貢獻。
市農業農村局立足市情實際,聚力聚焦發展“茶葉、魔芋、生豬、核桃、生態漁業”五大主導產業和“蠶桑、中藥材、食用菌”等傳統特色產業。截至2019年,全市茶葉面積達100.8萬畝、產量4.01萬噸,面積和產量居全省第二;建成魔芋基地49.5萬畝,種植面積居全省第一;生豬出欄177.4萬頭;水產品產量4.2萬噸;蠶桑面積40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 75萬畝,全市農業總產值達247.86億元,增長4.3%。2019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萬元大關,達10475元,增長10.2%,增速居全省第一。
市農業農村局著力技術幫扶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以職業農民培育為重點,就地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行家里手,全市職業農民達10577人,其中中高級以上職業農民748人;因戶施策突出精準培訓指導,截至2019年底累計開展課堂教學和田間培訓達54.95萬人次;開展“百隊進百園”科技承包服務活動,全市農業農村系統技術干部直接服務指導在產業扶貧一線;從種養能手、土專家、農技推廣及科研人員中遴選各類農業技術人員1393名,為992個貧困村至少選聘了一名以上的產業發展指導員,通過技術幫扶助農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