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芹
近日,市老干部活動中心(安康老年大學)以“學思想、守本色、建新功”為核心,創新推出系列思政教育舉措,將理論學習與本土實踐相結合、黨性修養與晚年生活相融、價值發揮與社會服務相連,讓廣大老干部在學思踐悟中堅守初心,在銀齡歲月里續寫擔當,為新時代老干部思政工作注入鮮活動能。
理論學習“實景化”,讓思想引領有溫度
打破傳統思政學習模式,聘請專業思政講師立足安康發展實踐,將“中國式現代化”“新質生產力”等宏大理論轉化為老干部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邊故事。通過“政策解讀+實地觀摩”“理論宣講+經驗分享”相結合的方式,組織老干部走進富硒產品深加工企業、數字經濟產業園、鄉村振興示范村,直觀感受安康從“秦巴腹地”到“秦巴明珠”的轉型跨越,從“看病難”到“看病安”的民生改善。課件中,講師結合“三線建設”“三苦精神”等安康本土紅色記憶,串聯起“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脈絡,讓理論學習不再枯燥抽象,而是成為觸動內心的情感共鳴和堅定信念的思想洗禮。同時,依托老年大學教學平臺,開設智能手機應用、短視頻制作等課程,引導老干部跨越“數字鴻溝”,主動學習黨的最新政策,在網絡空間傳播正能量。
本色傳承“常態化”,讓黨性修養有深度
緊扣“黨員身份不退休、紀律約束不松懈”的要求,學校將黨性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常態化開展“紅色家風分享會”,邀請老干部講述自身工作經歷和家風故事,弘揚漢陰“三沈”“百年清芬”的優良家風傳統,推動廉潔自律、勤儉持家的理念代代相傳。設立“銀發先鋒講堂”,組織老黨員圍繞黨章黨規、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等內容開展專題宣講,引導老干部在家庭聚會、社區交流中主動宣講黨的好政策,駁斥錯誤言論,當好主流聲音的“擴音器”。通過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紅色觀影”等主題活動,強化老干部的政治認同和身份意識,讓對黨忠誠、為民服務的政治本色在晚年生活中持續閃光。
價值發揮“多元化”,讓銀齡建功有廣度
搭建“老有所為”實踐平臺,引導老干部將個人所長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在廣闊舞臺上續寫新功。組建“銀發志愿服務隊”,設立“共享爺爺護學崗”“醫院導診員”“社區調解員”“環保守護者”等志愿服務崗位,讓老干部在維護校園安全、化解鄰里矛盾、守護綠水青山中發揮余熱。成立“本土文化傳承團”,邀請有專長的老干部擔任“銀發講師”,講授安康歷史文化、紅色故事,傳授傳統手工藝、太極拳等技能,讓本土文化和紅色基因得以傳承弘揚。鼓勵老干部參與家庭建設,以人生智慧幫助子女料理家務、培育孫輩,將紅色基因、廉潔操守融入家風建設,以家庭“小和諧”助力社會“大穩定”,讓“退而不休、發光發熱”成為安康老干部的鮮明標簽。
如今,在安康老年大學的引領下,廣大老干部和老年學員正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參與實踐,從“學思想”中堅定方向,從“守本色”中涵養品格,從“建新功”中實現價值。下一步,學校將持續深化思政工作創新,不斷豐富學習載體、拓展服務平臺,讓老干部在安享晚年的同時,為安康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銀發智慧”和“銀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