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場監督管理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錨定“雙一流”目標和“1234”工作重點,深化“三個年”活動,圍繞“大質量”工作目標,全力提升質量治理能力和質量服務能力,在助力幸福安康建設、服務安康高質量發展上取得好成效。對此,我們專訪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
問:2024年,市市場監管局在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2024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嚴格履行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不斷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全年未發生重大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針對日用消費品、農業生產資料、建筑及裝飾材料、輕工產品等重點產品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累計抽檢434批次,合格率達97%;二是深入開展重點工業產品隱患排查治理,開展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隱患整治等11個專項行動,全年累計排查治理隱患425個;三是通過技術幫扶全力提升產品質量水平,開展“質量問診”、質量分析14次,解決重要質量問題3個,一般性質量問題85個,推動企業提升產值近200萬元。
問:特種設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設備和設施,與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請您介紹一下安康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總體狀況。
答:近年來,安康市特種設備數量持續保持較快增長趨勢,年均增長率超過10%。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特種設備14747臺(套),另有氣瓶44萬余只、壓力管道(工業管道)30.81千米、公用管道306.725千米。特種設備安全形勢持續保持穩定向好的態勢。
問:針對當前特種設備安全形勢,作為特種設備監管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有效實施監管?
答:我們圍繞“確保特種設備安全運行”這一目標,嚴守安全底線,主要從轉變監管理念、加大監察力度、突出監察重點等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轉變監管理念。以落實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兩個規定”和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為抓手,深入開展特種設備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突出落實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主體責任,實現從監管設備向監督使用單位轉變;二是加大監察力度。認真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百日攻堅戰”,檢查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1583家、特種設備2260臺(套),下達監察指令書173份,排查治理各類安全隱患277項,立案查處7起;三是突出監管重點。突出節假日、極端天氣等重要時段,緊盯景區景點、醫院、車站、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
問:請問市場監管局在服務民生計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一方面,不斷提升基層服務民生計量的能力。一是累計培訓人員近200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層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檢定能力水平。二是對各縣(市、區)檢驗檢測機構的計量標準考核證書、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證書進行復審。三是對全市10個縣(市、區)的計量工作進行了全面督查,有效提升和規范基層計量監管工作。
另一方面,不斷強化民生計量監管。一是開展“民用四表、燃油加油機及電子計價秤專項整治”“民生計量專項整治”等6項活動,查處各類計量案件51起。二是開展手機變砝碼計量技防宣傳集中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開展民生計量器具“你點我檢”活動,確保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四是開展誠信計量街區示范活動,形成經營者守信自律、消費者放心消費的良好氛圍。
問:請您介紹一下市場監管部門是如何通過標準化助力生態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
答:近年來,市市場監管部門積極發揮標準化管理工作職能,強化旅游行業標準化建設,積極推廣標準化理念,努力提高標準供給質量,助力全市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標準化聚力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指導幫扶瀛湖旅游景區成功創建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范項目。二是標準化助力打造精品旅游品牌,發布《精品民宿建設與運營服務規范》《農家民居(精品農家樂)建設與服務規范》2項市級地方標準,把方案任務落實到地方標準的制定、宣貫和實施上。三是標準化助力鄉村振興旅游融合,鎮坪縣在特色民居建設中引入標準化管理理念,發布《農家民居體驗館建設管理與服務規范》團體標準,以農旅融合新舉措實現富民增收、產業興農新突破。建成標準民居12家,實現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以上,帶動農戶年增收3萬元以上,農家民居逐步從“粗放型”向“高品質”跨越式轉變。
(譚達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