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消費環境是提振消費信心、激發經濟活力的重要舉措,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高品質生活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秉持為民監管理念,完善工作機制、提升消費品質、暢通維權渠道、激發市場活力、保障群眾權益,有力維護了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榮獲“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聚合力,打出協同共治“組合拳”。市委、市政府把優化消費環境、維護消費權益作為提振消費、保障民生的重要工作強力推動。各級各相關部門聯合執法、合力監管、協同共治,各級消保組織強化維權、暢通渠道、化解糾紛,全市經營主體注重行業自律、推進放心消費、倡導誠信經營,廣大群眾提高維權意識、履行監督義務、凈化市場環境,實現消費提振“政府——市場——社會”的協同共治。成人教育培訓退費、預付卡消費“攜款跑路”、保健品誘導消費等一批群眾投訴的熱點、維權的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近三年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21.51萬元。
優服務,塑造質量安全“好品牌”。深入實施質量強企強鏈強市三年行動,集成計量、標準、質量、知識產權賦能安康重點產業鏈,積極培育地方“老字號”品牌和“陜西好商標”,重點企業首席質量官、縣區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實現全覆蓋。全市累計有效注冊商標27955件,獲批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5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7件。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建設,實施“文明創建+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健全服務消費標準體系、打造餐飲服務示范街區、規范節假日期間賓館酒店房價漲幅,提升消費服務質量,營造更有品質的消費環境。
強基礎,完善放心消費“防護網”。積極創新維權舉措,暢通市、縣、企業(站點)三級消費糾紛處理渠道,形成辦理流程、工作責任“雙閉環”,不斷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精準度。全市建成投用 376 個消費維權服務站點,引導 396 家企業入駐 ODR 在線糾紛解決平臺,入駐數量和活躍度均居全省第一,172 家企業開展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實現線下無理由退換貨總計 17.5萬件。先后命名縣級放心消費示范單位563戶、市級160戶、省級6戶,讓人民群眾消費更安心。
提質效,增強群眾維權“滿意度”。建立消費投訴舉報快速受理轉辦、確保問題交辦到位,快速調查處理、確保履職盡責到位,快速回訪反饋、確保矛盾化解到位的“三快三到位”工作機制。重大節假日期間,對游客和群眾的投訴,實現“半小時對接處置,2小時有效辦理回復,特別復雜的12小時內全部辦結”,用訴求辦理“加速度”贏得人民群眾“滿意度”。2022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辦理12315投訴舉報3.76萬件,辦結率99.74%;辦理12345工單3.33萬件,辦結率100%。安康“三公示一臺賬+服務”管控房價漲幅機制入選全省“行風建設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優秀實踐案例。
嚴監管,守牢民生消費“安全線”。聚焦消費投訴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民生領域“鐵拳行動”,加大加油機作弊、停車場收費、校園食品安全、藥械產品質量、保健品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有效維護群眾利益、凈化市場環境。近三年共查辦各領域違法案件6634件,移送司法機關案件38件,列為國家級典型案例2件、省級典型案例34件,安康“五聯”行刑銜接機制全省推廣,“管查融合”綜合執法機制得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肯定。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機制、藥品法治宣傳經驗、穩價保質專項行動分別被國務院食安辦、國家藥監局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交流推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擴大國內需求放在九大重點任務首位,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大力提振消費,國家五部委出臺《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優環境、擴內需、促消費是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將充分發揮保障民生、服務企業、貼近群眾的作用,大力實施消費供給提質、消費秩序優化、消費維權提效、消費環境共治、消費環境引領“五大行動”,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努力為廣大消費者營造安全、放心、滿意的消費環境,以高質量市場監管推動安康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貢獻力量。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