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鄭艷艷
近年來,安康市檢察機關始終立足法律監督職能和承上啟下訴訟地位,創建“秦巴明珠·安心未檢”工作品牌,不斷加強未成年人全面綜合司法保護,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堅強的司法保障。
全力抓好辦案,做實未成年人雙向保護。安康市檢察機關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涉未案件,對暴力傷害、性侵害等嚴重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犯罪始終保持零容忍態度,堅持從嚴打擊。
同時,對罪錯未成年人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通過附條件不起訴、相對不起訴等法律措施,對未成年人開展幫扶教育和個體矯治。嵐皋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一起15名未成年學生及社會青年“約架”案件,該院未檢干警提前介入并走訪學校、社區,最終對該15人均作出不起訴決定,后10人被大學錄取,1人返校復讀,充分體現了檢察機關精準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確保輕微犯罪未成年人回歸社會、重歸正途。
依法延伸職能,推進未成年人“四大檢察”綜合履職。安康市檢察機關在堅持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基礎定位的同時,聚焦未成年人相關的食品藥品安全、教育培訓、校園周邊安全等重點領域的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監督,不斷形成全流程司法保護的“聚焦效應”。
在系統審查個案的同時,安康市檢察機關深入挖掘案件背后存在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問題,一體推動案件辦理、權益保護、綜合治理等工作。漢濱區人民檢察院針對公安機關對某幼童被猥褻僅作為治安案件處理的情況,依法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后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有效維護了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平利縣人民檢察院“婷姐心語”校園工作室辦案團隊在走訪學生時發現陳某某被遺棄線索后,一體履行立案監督、支持起訴、綜合幫教、心理輔導、家庭教育指導等職責,未成年人權益得到全方位保護。
凝聚工作合力,構建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該機關始終重視加強與政府職能部門、共青團、婦聯等單位的協作配合,堅持檢察司法保護積極融入“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五大保護,推動未成年人“六大保護”整體落實。多個基層院與相關職能部門出臺《未成年人保護及犯罪預防實施方案》《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聯動辦法》等文件,為常態化開展未成年人綜合保護奠定了制度基礎。
同時,通過發出督促監護令和檢察建議的方式,收集未成年人保護線索,努力做到“抓前端、治未病”。與相關部門建立案件線索及時移送的聯動機制,依托不同的社會渠道打通強制報告“信息源”。安康市、鎮坪縣兩級人民檢察院聯合民政、婦聯等部門,對辦理刑事案件中發現的3歲“事實孤兒”,依據各自職能提供司法救助金、民政救助金、未成年人救助金,并建立救助金監管和分期發放機制、長期幫扶備忘錄機制,落實未成年人監護撫養、生活保障、就醫就學等長期幫扶措施,該案被省檢察院評為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該機關始終堅持用心用情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全力唱響“秦巴明珠·安心未檢”工作品牌,未檢工作獲得多層級表彰。去年以來,安康市人民檢察院被全國婦聯表彰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漢濱區人民檢察院被共青團中央命名為全國“維護青少年權益崗”,漢陰縣人民檢察院被共青團陜西省委、中共陜西省政法委等單位聯合命名為陜西省“維護青少年權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