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錢運立
“既然當工人,咱就要當一個既能動手又能動腦的高級工人,勤奮、鉆研,就是出路!”作為一名“工二代”,這是安康市住建局市政園林處高級電工趙軍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1996年,風華正茂的趙軍從部隊轉業分配到原城建委市政工程管理處,成為一名照明設施維護電工。
剛參加工作的趙軍,很快意識到自己文化程度偏低,也認識到學習積累、實踐總結的重要性,并以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牛勁”不斷為自己“加油充電”。他放棄業余休息時間,購買了大量專業書籍,努力汲取自己所需的養分。為了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他先后自學了《電工手冊》《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基礎》等專業教科書。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后除了精通電工外,他還先后掌握了泵站機電操作等技術,逐漸從一名部隊轉業的愣頭青成長為技術過硬、業績突出的行家里手,成為安康住建系統青年職工極力效仿的技術明星。
在很多人看來,電工枯燥乏味、又苦又累,但在趙軍眼中電工是一份充滿藝術靈感的工作,通過打磨、加工,賦予電工零件以生命和情感。同時,趙軍從父輩的言傳身教中懂得工人的責任和忠誠,在工作中,他也遵循著父輩“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諄諄教誨,勤學善思、精鉆益研。
2019年,安康城區東壩防汛泵站投入使用,機構改革后的市政園林處同步成立泵站管護科,現代化的設備、高難度的檢測和檢修、全新的專業領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在單位人才青黃不接、泵站技術工人極度缺乏的情況下,趙軍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自己從事多年爛熟于心的照明設施維護,挑起了泵站機電維護的重任,精心維護泵站設施設備,保障著東壩片區上萬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趙軍注重學習記錄和總結,總是隨時隨地記錄著在工作中、在完成某一項施工任務時的經驗和小心得。他還有個習慣,喜歡觀看各類技術比武、比賽,總是觀察學習、仔細揣摩,并將其用于工作中。2021年結合工作實際,他發揮專業特長,設計制作出了一大批節省人力、方便操作的維修工具。制作的小型電動起吊裝置,解決了20余米深井下水泵的檢修維護人工起吊既不安全也費力費時的問題;制作的盤車操作臺,方便對防澇泵站大型水泵實施盤車操作,也方便對軸承等關鍵部件檢修、維護;制作的高壓配電檢修臺,方便對高壓配電設施進行全方位檢修、維護、除塵、清理等工作,既保障了人員作業安全,也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還提升了工作效率。
2021年,極端天氣造成安康城區出現多次超警戒洪峰,東壩防汛泵站9次啟動應急抽排,由于前期檢修工作到位,泵站設備運行正常,保障了安康城區人民安全度汛。事后,大家對趙軍牽頭設計的檢修小設備,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市政園林處為解決各類人才不足、部分崗位人才青黃不接問題,推行新老職工傳幫帶暨“名師帶高徒”活動。在帶教的過程中,趙軍認真分析每個徒弟的現狀,及時了解和掌握徒弟們的技術水準和思想狀態,悉心傳授自己的工作經驗,還因人而異制訂出詳細的教學計劃和大綱。除了傳技授藝外,他定期查看徒弟的工作情況,認真檢查批改學習筆記,還主動與職工培訓中心聯合出題,考核徒弟們學技的情況。他不僅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絕技專長經驗都傳授給徒弟,還謙虛地告訴徒弟們,自己從他們的身上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如今,趙軍所帶的徒弟均取得了中高級技能認證資格,有的已走上單位班組長基層管理崗位。多年如一日堅守一線,其背后是責任與擔當,更是對平凡工作的熱愛。披星戴月的奮戰源于心中的堅守,更源于趙軍甘之如飴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