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吳剛 方仁東)8月25日至26日,市富硒產業發展辦公室牽頭,中國富硒產業研究院、富硒食品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農業農村部富硒產品開發與質量控制重點實驗室組織,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安康學院等單位專家,先后對“安康富硒核桃”“安康富硒魚”“安康富硒魔芋”“安康富硒豬肉”4項產品科研成果進行了評審。早在1989年,“紫陽富硒茶”就通過以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沈治平教授為首的13位茶學、營養學、醫學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的鑒定,成為全世界首個認定的富硒茶。五大富硒特色產業科研成果通過專家評審認定,更加詳實、更加全面、更加精準地定量了安康富硒產品含硒情況,為富硒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至此,安康富硒特色產業步入數據化、精準化發展軌道。
本次評審中,專家組認真聽取了課題組工作匯報,詳細審查了有關技術資料,經質詢討論后一致認為:四大富硒特色產業課題研發方案科學、技術路線合理,研究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天然富硒是安康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培育開發出的產品品質優良,符合市場需求。建議充分利用安康地區天然富硒資源優勢,加快富硒特色產業標準的制定和規模化生產,做優產品、做強產業、提升產值,加大該產品的產業化開發和品牌推廣力度,促進產業提質增效。
據了解,近年來,安康富硒核桃產業圍繞“穩規模、抓增效、育龍頭、樹品牌”的思路,在良種改造、科研攻關及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實效。目前,全市核桃種植面積達13.37萬公頃,建設核桃產業示范園146個,制定了《富硒核桃》地方標準,注冊核桃產品品牌14個,“安康核桃”入選國家名特優新產品名錄。2020年年底,全市核桃產品產量3.25萬噸,實現生產總值8.09億元。
安康富硒漁業堅持走“現代、生態、富硒、循環”的發展之路,推動全市富硒漁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市建成各級漁業園區89個、市級水產良種繁育示范園30個,培育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省級水產良種場3個,創建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1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4個,安康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2萬公頃,漁業經濟總產值近20億元。創建了“安康漢水魚”區域公用品牌,“安康錢魚”“安康花鰱”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定,“安康花鰱”被收錄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
安康是全國四大魔芋優勢種植區之一,安康富硒魔芋產業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規模化人工種植和生產加工,魔芋產業化開發水平居全國前列。目前,全市魔芋種植面積達4萬公頃,培育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12家,創建省級魔芋產業園2個、市級產業園53個、市級種芋繁育示范園66個,擁有22個魔芋企業品牌,開發出60多種魔芋系列產品。先后制定頒布《魔芋制品》《魔芋標準綜合體》等質量技術標準,獲省市科技成果獎20余項,獲國家專利20余項。
安康富硒生豬產業以科技為引領,以全產業鏈建設為路徑,將產業發展與富硒資源緊密融合,著力推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級以上標準化示范豬場100余個、縣級以上生豬現代園區107家,牽頭制定了中國肉類協會團體標準《富硒豬肉》、企業標準《安康富硒豬肉生產技術規程》,“安康豬”地理標志產品通過認定,打造了“安康林下豬”區域公用品牌和“安康豬肉”名特優新農產品品牌,注冊了“康硒谷”富硒豬肉商標,培育形成了 “安康富硒豬肉”系列特色富硒產品,富硒生豬產業已成為推進全市富硒產業發展的靚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