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付婕)近期,我市一批富硒產品獲得國家不同領域不同種類知識產權。
茶樹新品種“陜茶1號”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證書。由安康市高級農藝師王衍成歷經20多年成功培育出的茶樹新品種“陜茶1號”,不僅填補了陜西省無性系茶樹品種空白,而且實現了茶葉品種從“群體”到“純種”的技術跨越。2014年底“陜茶1號”獲得了國家林業局頒發的全國植物新品種證書,正式成為國家級茶樹新品種。陜西省和安康市政府將“陜茶1號”列為全省和安康市今后茶產業發展的一個主推品種。“陜茶1號”茶苗已成為陜西乃至臨近省份產茶區(四川、重慶、湖北、安徽)的搶手貨,茶苗一直供不應求。目前, 陜西漢水韻茶業有限公司,已就“陜茶1號”茶樹種植技術和茶葉清潔化生產工藝等技術申請專利,部分專利申請已進入實審階段。
“平利女媧茶”和“平利絞股藍”兩個商標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的核準,成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目前國際上保護特色產品的一種通行做法,“平利女媧茶”、“平利絞股藍”獲準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后,將受有關法律、法規保護。今后,未經注冊人同意,擅自使用“平利女媧茶”、“平利絞股藍”證明商標的,即構成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平利女媧茶”和“平利絞股藍” 獲準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將極大提升平利女媧茶和平利絞股藍產品品牌價值,進而促進平利縣特色產業發展。2015年8月,“平利絞股藍”成功入選《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大典》(陜西卷)。目前,安康市平利縣有優質絞股藍種植基地2萬畝,年產絞股藍茶2000噸以上。
嵐皋縣森林覆蓋率70%以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魔芋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嵐皋縣被業界稱為“中國魔芋之鄉”。“嵐皋魔芋”于2009年被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此次成功入選《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大典》(陜西卷),對進一步推動安康富硒魔芋產業發展,起到積極的宣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