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于延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今年上半年,我市著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大力增加民生支出,就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公共交通、保障性住房建設等各項重點民生支出達76.7億元。
今年以來,全市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抓早、抓準、抓實, “十件實事”進展順利。上半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0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6.6萬人,為8573名勞動者追發拖欠工資1.47億元。集中解決中心城市18類67個難點問題,建成一批道路、市場、停車場、環衛、管網、立交橋等民生設施。城區教育、衛生資源整合和公共交通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完成教育、衛生項目投資3.6億元,中心城區“五校北遷”和12所學校教育資源整合項目加快實施。解決10萬人飲水安全問題。開展漢江水質保護十項專項行動和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啟動中心城市沿江14個排污口治理和17個鎮級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全市創建為國家衛生城市,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精準扶貧工作力度加大,避災扶貧搬遷開工建房2.26萬戶、可安置8.09萬人,棚戶區改造1.37萬套,保障性住房開工1.6萬套,新增分配入住1萬套。全市4個縣區被省上確定為陜南避災扶貧搬遷綜合示范縣、5個縣區被確定為全省金融扶貧試點縣區、9個縣區被省上定為“一區一策、一戶一法”試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