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他,一個人,一臺電腦,創辦了旬陽的第一家民間網站,將“旬陽”搬上互聯網。
10年間,他先后在互聯網上開辦了主營旬陽特產的網上商城,還有了自己的線下品鑒和線上銷售的實體體驗店。
10年后,他成功蛻變,躋身旬陽民間電子商務領軍行列。
成功觸網,但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2000年西北大學法律專業畢業的陳睿,回到家鄉旬陽,如愿以償成為了一名律師。工作之余,陳睿的空閑時間大都泡在了網上。他通過互聯網了解外界各種變化趨勢和新鮮事物,從此也和互聯網結下了不解之緣,憑著自己的興趣愛好,慢慢地,他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做電子商務行業。
經過漫長的前期準備和慎密考察,2006年,陳睿毅然拿出了“敢為人先吃螃蟹”的氣魄和決心,憑著一股闖勁,憑著對家鄉的熱愛和對互聯網的興趣,在自己家里自費創辦了旬陽民間第一網——“旬陽人網”。
網站建起來了,緊接著陳睿又注冊開了一家淘寶"陜南安康旬陽特產店",一個人當起了老板。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盡管陳睿不分晝夜、滿懷信心地經營著自己的網店,可由于當時信息閉塞,人們對互聯網和網購知識了解不多,認可度不高,網上平臺是搭起來了,而真正愿意把自家東西交給陳睿進行網上銷售的卻寥寥無幾,這讓陳睿的“電商夢”一度陷入了困境。
開弓沒有回頭箭。半年多的時間,為了開拓市場,陳睿虛心拜訪客戶、尋求貨源、挖掘商機,但滿腔投入并未取得預期效果,網站運營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然而,面對困難,陳睿沒有退縮。正如他所說:“成功其實就是一步之遙,關鍵是要堅持。”
堅持,必須堅持!努力,還需調好思路。如何直接、有效、迅速地開拓市場,成為當時擺在陳睿面前的一道難題。
面對電子商務產業、淘寶新興業態,陳睿不斷琢磨、反思……并誠心向行業專家請教,耐心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惡補電商相關知識,著力在提升服務水平和誠信經營上下功夫。剛開始,他靠給企業做網站、廣告宣傳等,掙取零星收入。慢慢地,網民對電子商務逐漸了解,也對他和“旬陽人網”產生了信任,很快就攬到了網絡代銷、代購業務。
通過半年的不懈努力,陳睿如愿拿到了安利產品網上銷售權。那段時日,他幾乎天天廢寢忘食地守在電腦旁邊,進行在線溝通,及時解答客戶的需求和問題。就這樣夜以繼日地工作,換來了一天10元、20元、30元不等的利潤。盡管現在來看,這些數字對于一個生意人來說微乎其微,然而正是這些數字,卻給了當時在坎坷中奮進的陳睿以巨大的信心和強勁的動力。
“網上開店雖然門檻低,創業成本也不高,但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提起創業初期,陳睿感慨頗多,他說每個人都想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他也不例外。跨出創業這一步,他沒有想太多,因為當時還年輕,如果失敗了,就重新再來。
抱團取暖,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
2010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陳睿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淘寶店逐漸步入正軌?恐环數钠床瘢愵_\用自身所學知識,大膽嘗試,終于叩開了電商業的“大門”。
恰在這時,畢業于浙江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曹紹明找到了陳睿,談及了想合伙做電商的想法。這對于勢單力薄的陳睿來說還真是件雪中送炭的好事,二人一拍即合。經過精密籌劃,倆人租了一個門面,陳睿把電商從家里搬到街上,把“旬陽人網”改辦成門戶網站“旬陽網”。
此時,已積累了一些互聯網站管理和淘寶店鋪經營經驗的陳睿,加上曹紹明的專業技術支持,一下子如虎添翼,業務迅速擴大,“陜南安康旬陽特產”網上淘寶做得風生水起。在賣好粉條、木耳、香菇、臘肉、竹筍等旬陽特產的同時,他更注重在公益宣傳上下功夫,不斷將旬陽人文、歷史、民俗、風景等推向全國,還提供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發布各種商業分類信息,方便旬陽網民查詢、了解。同時,開辦了移動客戶端——太極商城,實現市民足不出戶就有吃、有喝、有用。利潤從2006年的年7000元左右一躍上升到2012年的月7000元左右,隨著業務的擴展,陳睿也從光桿司令發展到5人團隊,從此,他的事業也邁向了一個新高峰。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2013年開始,陳睿便瞄準旬陽特產市場,抓住了與旬陽巨隆商貿公司合作的機會,在巨隆商廈的五樓建起了陜南農副產品交易中心,通過線下體驗和線上銷售的商業模式,讓消費者到實體店參觀、品鑒,然后在網上購買。憑借誠信經營和周到服務,陳睿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紅火,2013年至今短短的兩年時間,就實現了年銷售利潤20余萬元,團隊發展到7人,一躍成為當地電
商界上的佼佼者,在業內小有名氣。隨著互聯網電商愈演愈烈,他的收益也在不斷被刷新。
事業一天天壯大,陳睿似乎已經摸索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創業之路。經歷了這些坎坷曲折,一路走來,陳睿滿懷心酸卻永不言敗。每當年輕朋友向其討要成功秘訣時,陳睿便粲然一笑,爽聲應道:“其實成功沒有什么秘訣。如果說有,我認為做我們這一行,必須要有大膽執著的精神和對市場的敏銳嗅覺,依靠過硬的質量和優質的服務留住客戶、占住市場、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