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硒谷·生態安康”起航
——安康國際天貿城承辦安康生態富硒產品博覽交易會系列報道之四
記者 于延琴 通訊員 唐科勇
“生命火種”閃耀秦巴,八方“硒”客相聚安康。歷時三天的安康生態富硒產品(富硒茶)博覽交易會于6月21日完美落幕。此次博覽會不僅為展示安康富硒農業發展成果開辟了一個重要窗口,打響了全市做靚“中國硒谷·生態安康”品牌、生態富硒農產品品牌和生態富硒農產品物流中心品牌,也為推動富硒行業交流合作和貿易對接搭建起一個國家級平臺。
“中國硒谷·生態安康”,自此起航。
共贏時代來臨
6月19日上午,由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綠色食品協會、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國家單位和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安康生態富硒產品(富硒茶)博覽交易會,在安康國際天貿城開展,各級領導、專家學者、參展客商、媒體記者等上千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市委書記郭青在開展儀式上說,安康將秉持“合作發展、共贏未來”理念,為各位專家、學者提供交流研討的有效平臺,為廣大企業、客商和投資者搭建營銷合作的發展平臺,全面對接國際國內富硒產品市場,努力把寶貴的富硒資源轉化為生態財富、健康財富、經濟財富。同時,以交易會為契機,在生態富硒產業基地、富硒產品生產、現代物流倉儲和電子商務等領域加強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其實早在1980年,國家就宣布在我市紫陽縣發現富硒資源。之后陸續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市以紫陽為中心至少有7個縣區處在不同程度的富硒生態環境之中。但由于缺乏全面、系統、科學的富硒資源調查數據,對富硒食品產業發展缺乏科學支撐,直到2008年,我市啟動了全市富硒資源調查工作,由各縣區委托陜西省富硒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按照統一機構、統一標準、規范操作、科學檢測的原則,對10縣區的土壤、水體、農作物等含硒量進行檢測。普查結果表明,全市54.2%的土壤硒含量達到中硒(0.2 mg/kg)以上水平,其中達到中硒和高硒水平的土壤占51.9%,非常適合天然富硒農產品生產。此次普查基本摸清了全市土壤、水體、農作物等富硒的基本狀況,分析了全市土壤硒含量分布狀況及分布規律,為全市的富硒產業布局提供了重要依據。在隨后的幾年,全市堅持把生態富硒產業作為構建循環產業體系的戰略性產業,突出“生態、富硒”特色,按照“特色產業、園區承載、龍頭帶動、科技支撐、品牌打造、循環發展”的思路,密切與中國農科院共建國家級特色(富硒)高效農業合作示范區,加快建設全國富硒產品研發中心、標準中心、檢測中心、集散中心,使“中國硒谷在安康”名至實歸,生態富硒產業連續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已成為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正可謂“硒”力十足,在此次會展的3天時間里,吸引了恩施、江西、韓城、重慶、山東、內蒙古等多個省市區參展企業近300家4000余人參展,現場交易額達337.9萬元,其中省內富硒農產品250.3萬,省外87.6萬元。邀請到中糧集團、北京奧信控股集團、北京匯豐行科技有限公司等27家企業及客商,現場簽約22個項目,資金達29.26億元。期間精彩紛呈的開場式、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品牌農業大講堂、富硒茶品鑒會暨評獎活動、招商簽約會、一縣一品生態富硒農產品推介等專題活動更是點燃了整個會展激情。
“從這個硒博會上的各項經濟數據表明,農民增收,企業賺錢,消費者享受健康食品,安康富硒產業在歷經波折之后,發展共贏時代來臨。”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認為。
品牌宣言
在此次開幕市上,市長徐啟方強調,這次安康生態富硒產品(富硒茶)博覽交易會旨在搭建一個合作、交流、共贏的富硒產業發展高端平臺,突出宣傳安康富硒產品的優良品質,努力提高安康富硒產品知名度,推進富硒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可以說,此次會展不僅是一場富硒農產品博覽交易會,也是一場品牌宣言的會展,是為了打響做靚“中國硒谷·生態安康”品牌、生態富硒農產品品牌和生態富硒農產品物流中心品牌的會展。
據了解,我市在年初決定在今年開展生態富硒產品品牌建設年活動后,2月份,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開始籌劃“硒博會”并在廣泛征求各縣區和企業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整套活動方案,4月7日以《關于提請舉辦中國安康國際天貿城首屆安康生態富硒產品(富硒茶)交易會的匯報》正式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4月13日報市委常委會審議。5月9日,市委、市政府正式發文同意舉辦首屆“硒博會”,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便開始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直到整個活動順利結束。
雖然作為全市首屆硒博會,但整個會展的諸多亮點讓人印象深刻并足以能稱得上經驗之談。首先本次交易會層次規格高。在開展儀式上,除了我市主要領導出席致辭講話外,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王漢中出席開展儀式,中國綠色食品協會副會長、秘書長陳兆云出席并講話。中國農科院成果轉化局局長袁龍江,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協會副會長黃競儀,中國綠色食品協會副會長李濤,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副會長呂明宜,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魯成銀,省農業廳副巡視員穆正祥,省商務廳副巡視員馮保安,省供銷社副主任劉孝奇等中省市領導出席開展儀式。其次展銷規模大,上檔次,產品種類全,可謂聲勢浩大。本次展會展區面積1萬平方米,設立區縣展區、茶葉展區、省外展區3個展區,特裝展位9個,標準展位262個,其中還設有美食專區。參展產品主要涵蓋富硒茶、富硒魔芋、富硒食用菌、富硒蠶桑副產品、富硒林果等上千品類。第三,權威專家多,系列活動精彩。品牌農業大講堂邀請到了茶葉界權威人士、國家一級品茶師、中國農科院茶葉所副所長魯成銀研究員,就新常態下安康富硒茶品牌發展戰略進行專題講座。富硒茶品鑒會邀請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5位茶葉專家和茶業行業協會、原產地廠商對安康富硒茶進行品鑒推廣,現場評出茶王2個即綠茶類紫陽縣盤龍天然富硒綠茶有限公司“盤龍牌紫陽銀針”綠茶;紅茶類陜西(平利)原生富硒功夫茶業有限公司“金陜紅牌女媧紅茶”。權威人士的認定和建議,對打造安康富硒品牌形象至關重要。
另外,交易會前夕,市政府召開“中國硒谷·生態安康”專題新聞發布會,20家中、省、市新聞媒體參加,為舉辦安康生態富硒產品(富硒茶)博覽交易會提前發聲,各大媒體網站、沿市區街道、出租車廣告、大小型電子屏等宣傳廣告,使全市“品牌宣言”聲名遠播。
起航
毫無疑問,此次會展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會展。無論是對于主辦方還是承辦方來說,最終結果都超過預期目標,其中許多亮點和特點值得細細品味。可以說,通過此次交易會,全市富硒產品建設已然起航,但綜合各方面因素來說,依然任重道遠。
就我市而言,如何在全國72%的國土屬貧硒或缺硒土壤的情況下,利用安康特色資源優勢,鞏固發展成果,聯手國家級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進一步為經濟欠發達地區乃至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探索路子、積累經驗、作出示范是個重要課題,這也為“中國硒谷·生態安康”走向全國、奔向世界指明了方向。
這就要求我市要聚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持續做好富硒研發、做優富硒農業、做強富硒企業、做靚富硒品牌,與中國農科院共建國家級特色(富硒)高效農業合作示范區,走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品牌化帶動的新型工業化之路,以企業為主導,走市場化運行,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盡快做大做強。以院地合作示范區建設為抓手加快企業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富硒產品,全面建設“四個中心”,即:全國富硒產品研發中心在安康,全國富硒產品標準中心在安康,全國富硒產品檢測中心在安康,全國富硒產品集散中心在安康。以此形成名牌產品拉動特色資源發展,特色資源發展推動名牌產品的良性循環,持續打響做靚“中國硒谷·生態安康”品牌,做靚生態富硒農產品品牌,推進建設生態富硒農產品物流中心品牌。
而對于承辦方安康國際天貿城來說,雖然此次會展充分展示出企業的各方綜合實力,但打造唯一富硒特產采購目的地,建設秦巴地特(富硒)產品“O2O”交易中心并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單就如何做好農產品電商前端產業鏈就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需要企業盡心盡力做實做好方能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