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業局局長 鄒成燕
秦巴巍峨,漢水逶迤。在過去一年,安康的發展一次次吸引著國家層面的關注,無論是李克強總理來安考察,用“秦巴明珠”命名這座生態宜居湖光山色的濱水之城綠色之城;還是被確定為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市,成為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的新抓手,彰顯安康生態優勢的新拐點,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的新契機;抑或是南水北上,京津冀豫共飲一江漢水,這一切不僅涵養著“讓城鄉因環境而美,讓群眾因生態而富”的“安康模式”,同時踐行著走民生為本循環發展之路,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的發展思路。
前不久,《求是》雜志刊發市委書記郭青題為《走民生為本的循環發展之路》的理論文章,客觀闡釋安康發展的格局架構、路徑選擇和人文底色。當生態環境和循環發展屢被決策者強調,成為一個城市眼下和未來的發展定位,并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我們在分享這份生態福祉的同時,更應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懈倡導者、踐行者和傳承者。林業部門尤應如此,且肩負著更加神圣、艱巨的任務。如何從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入手,借國家森林城市創建這一契機,用最實際的行動動員全市力量植綠、護綠、愛綠,讓綠色成為這座城市最受尊重、最高貴的顏色,這不僅需要公眾牢固樹立生態觀念提升文明素養,也是眼下亟待破解的發展課題。我們必須認識到,綠色就是環保、綠色就是低碳、綠色就是生命,綠色更是我們的集體選擇。
“把生態和民生改善作為追求目標,‘蹄疾而步穩’地推動各項工作……”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探索旅游、文化、生態“三位一體”的服務業發展模式,努力把安康建成山水休閑旅游、健康養生基地。在此政府施政理念和殷殷叮嚀之下,市林業局把發展山林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全市經濟結構優化、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增長質量提高的主要抓手,牢牢把握大好機遇,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改革創新新常態和依法治國新常態,科學謀劃,扎實工作,堅定不移的加快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發展。
開展“和森林城市一起生活”主題征文活動,就是本著“全域安康、全面參與”的理念,講好林業故事、傳遞文明聲音,精心打造更多的“綠色銀行、生態綠肺、天然氧吧”,創造更多的生態產品和生態財富,努力讓生態綠色成為安康膚色。科學發展、循環發展才能可持續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此,也呼吁大家用真心真情奏響生態文明之歌,在循環發展的路上,每個人都有義務用點滴行動填詞譜曲,不僅是為了這座城市,也為了我們朝夕相處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