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記者 楊遷偉)當校園鈴聲響起,小朋友們背著新書包蹦蹦跳跳地走出校園的那一刻,校園四周的小賣部也活躍了。其中,辣條、油炸之類的少兒食品,則是商家擺在最顯眼處的“噱頭”。殊不知,那些令人口饞的小食品有可能暗藏“玄機”。
“阿姨,給我一袋麻辣。”3月18日中午放學,記者來到果園小學門口發現,孩子們走出校園后則三五成群地來到學校門口附近的小商店買零食。商店里琳瑯滿目的商品中,小食品則占據著重要位置和相當份額。在漢濱區培新小學、江南小學、安師附小等學校附近的小商店里,均可看到各種袋裝的小零食出售,“小沈陽”、“大閘蟹”、“蘑菇絲”、“美味海苔”……這些名字稀奇古怪的廉價零食可謂是形形色色,而放學的時候,幾乎每個攤位前都圍滿了小學生。
采訪中,很多小朋友告訴記者,父母也告訴過他們這類東西吃了對身體不好,但他們很喜歡這些辣條之類的零食。記者在一個商店里也買了一包,撕開包裝袋,一股濃濃的調料味撲面而來,吃起來挺很有嚼頭。記者觀察發現,由于包裝簡陋,再加上保存不當,有的食品包裝已經漏油,有的袋內食物已發干,有的包裝袋上連產品成分、生產許可、質量等級等關鍵標識都沒有標注。
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小孩子自控力還比較差,辨別是否的能力也有限,有的孩子拿著錢背個家長買,吃著真讓人操心。”家長們紛紛表示:這些小食品雖價格低廉但質量難以保證,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強管理并加大查處力度,確保學生食用安全。
鏈接:辣條,又名辣絲。大多是用加工過的大豆皮制成,然后輔以辣椒粉,色素等腌制而成。辣條可以說沒有任何的營養,只是為了滿足口感,而這種口感卻要以健康為代價。據新華社曝光,小學門口所出售的“辣條”等小零食會影響孩子健康,有致癌風險。辣條是由“面粉+辣油+食品添加劑”制成,這些辣條的生產廠家衛生條件差、生產車間布局不合理、沒有檢驗設備,食品里添加的成分甚至有致癌的風險。國家食藥監管總局最新發布的抽檢情況顯示,15款辣條上榜不合格產品名單,不合格項目包含酸價、菌落總數、檸檬黃、胭脂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