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吃豆腐,起床后得做10分鐘早操,偷空曬個日光浴……鎮坪縣114歲老人張仲元說只要不偷懶,常運動,注重飲食都能長壽。
“給相鄰送點自種的蔬菜感謝大家關心”
3月11日,因在收治自種在房邊斜坡上的蔬菜不慎跌落造成骨折,而后被鄰居發現報警,隨后在鎮坪縣醫療衛生、公安民警與社區居民通力協助老人被送往鎮坪縣醫院救治。昨日,在醫護人員的治療下,張仲元老人蒼白的臉上變得紅潤了起來,老人也變得健談。他說,這次遭遇意外多虧相鄰幫助,他想在出院后把自種的蔬菜給醫生、警察和常年幫助他社區鄰居。
張仲元老人介紹,他種的有小蔥、青菜等5種蔬菜,這些都是在他施肥、耕種、管理下慢慢長大的,從住院開始就有人不斷來看他,“我覺得大家對我真好,我想給相鄰送點自種的蔬菜,以感謝大家對我的關心。”
社區鄰居常年幫助百歲老人
據悉,因老人無子女,原有戶口等身份信息幾經輾轉,幾近遺失,致使老人未能全部享受到各項社保政策。經其所在鎮坪縣城關鎮竹溪河社區領導和群眾評議與幫助,大家一致推薦,讓老人住進廉租房,隨后在社區黨支部的關心下,安排專人常年負責老人起居飲食,并聯系鎮坪縣住建局干部對口幫助老人。
竹溪河社區黨支部書記劉兆翠介紹,截止目前,張仲元老人已辦理城市三無人員和高齡補貼和辦理養老金、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等。“正在享受著國家的好政策呢。”對于這些,張仲元老人則說,“真的是沾了共產黨的光。我享了福。”
張仲元系安康健在最高壽老人
而在公安民警不懈的努力下,經多方證實,民警也幫助老人找回了戶口。華商報記者根據鎮坪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提供的張仲元老人戶籍證明上得知,老人生于1901年1月1日,迄今為114歲。
昨日,華商報記者根據公安機關提供的信息,將張仲元老人的情況向安康市老齡辦做了反映,經查詢和綜合比對有關信息,安康市老齡辦認為這是安康目前年齡最大的高壽老人。
114歲老人病床上曬長壽秘笈
從3月11日入院至昨日,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與護理下,張仲元老人性情變得爽朗起來,話也變得多了起來,見到記者等“老熟人:,他還時不時還用普通話與人交流。
問及老人長壽的秘籍,躺在病床上的張仲元老人,略微思考后給出了答案。他說,長壽沒有獨門秘籍,主要是起居有常,時常活動筋骨,加上常自制草藥熬制高湯與蔬菜等膳食搭配使用,常曬日光浴,故而長壽。
每天做10分鐘早操不貪覺
老人說,他的日常作息時間很規律,每天幾乎都是早上6點起床,隨后做10分鐘的早操,然后吃點合渣(當地一種以豆腐等為原料制作的美食),隨后根據時間和心情安排是否到房前的菜地澆水、種菜或松土,一直忙到下午吃飯后,在曬會太陽,隨后到晚上7點準點睡覺,無論晴風雨雪還是心情變化,“除非身體有病外這個作息時間基本上都是沒有發生過大的變化。我從來都早睡早起,不貪覺。”
愛吃豆腐等素食保健康
食療是否對健康和長壽與生活作息有影響?張仲元老人并未給出準確答案,但他卻表示以他的實際生活經驗,他覺得還應以吃素為準,比如說,“每天都吃一點豆腐,至于豆腐做成什么形狀,怎么做都不重要。”
由鎮坪縣城關鎮竹溪河社區安排的彭澤志老人長期負責張仲元老人的起居。他說,老人喜歡吃豆腐,尤其是喜歡將都豆腐與白菜等燉的入味老道后,“尤其喜歡,當然了,平常老頭也喜歡吃只煎了一面有油的豆腐與小蔥等燉煮的菜肴。”聽到彭澤志向人推薦自己愛吃的美食,張仲元老人沖他一直笑,一只手還豎起了大拇指頭。
常吃熬制草藥的湯汁享長壽
“張仲元老漢很少吃肉,一般都是把在自家院落旁的菜地的白菜、小蔥、菠菜、土豆等素材摘回來,換著法的吃。”彭澤志說,老人喜歡吃素菜,很少吃肉,即使吃肉也是得把肉燉煮的十分酥軟入口才吃,“他也很少喝酒,但是喜歡抽煙,不過煙癮不大。平常還愛用采摘的中草藥熬出湯汁做燉菜。”
聽到這些,張仲元用不太熟練的普通話對記者說,“我做的菜中,有懷牛膝、玄參、蘆薈等草藥,這是滋補元陽的。”當華商報記者試著詢問著,這些藥的比例都有啥,是不是獨家秘笈時,張仲元老人連忙搖著頭說,“沒有秘笈。沒有秘笈,但是這些得到我出院后再給你們說。”說到這里,病房里的人都笑了。
提醒:高壽老人勞作應注意啥
家有一老,就是一寶。不少高齡老人都喜歡動手做自己喜歡的事,特別是深居不少農村高齡老人喜歡下地干農戶。那么,高齡老人在勞作中應注意啥?對此,安康市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副主任中醫師蔡英劍表示,高齡老人勞作時首先應量力而行,不宜做劇烈而危險的事情;要根據時令季節,做好保養與保健,在洗澡、鍛煉時應注意安全,如遇摔傷應及時就醫,家中應常備跌打損傷和速效救心挖等的藥物,在治療時,應在專業人員和醫囑或使用說明操作,在做緊急治療時,保持心情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