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于延琴)今年,我市將繼續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實際的民生問題,全力辦妥十件民生實事,讓群眾享受更多改革發展成果。
市長徐啟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把有限的財力用在辦好群眾最關注、最迫切、最廣泛的實事上,今年將全力辦好十件實事。一是推動創業就業,將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60萬人,新增城鎮就業1.5萬人,完成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0萬人次等;二是提升辦學能力,將完成安康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建設和“五校北遷”以及安康中學、陽光學校、漢濱初中、興安初中改擴建,新建東壩、江北、黃溝小學并按期投用,原漢濱初中改辦小學實現秋季招生等,城區上學難將得到有效改善;三是改善醫療條件,整合市中心血站、疾控中心、安康療養院和120指揮中心北遷,開工建設市級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建成市婦幼保健院。實施市中心醫院、中醫院、人民醫院綜合改造提升。新改建縣、鎮村、社區衛生服務設施340個;四是實施市政民生工程,其中城東大橋主體完工,實施“三橋一路”提升,改造金州路、興安路、316國道江北安旬路口至高新區段以及城區交通堵點,建成6座人行天橋,新增500個泊車位,完成殯儀館搬遷,建成江灘公園二期以及興安、靜寧、誠鵬等市場工程引人關注;五是發展公共交通,實施平利、石泉公交客運城鄉一體化試點,安康高客站二期竣工,建成江南、高新公交樞紐和21個港灣式停靠站,開通城區至恒口、關廟等公交,新增公交車50輛,更新出租車100輛等;六是提高天然氣入戶率,建成城區2座加氣站,中心城區7萬戶25萬人用上天然氣等;七是實施文體惠民工程,建成市體育中心綜合訓練館、“藏一角”博物館,開工建設漢江大劇院、香溪書院、江北體育場館,安康博物館對市民開放。實施418個社區公共體育工程等;八是提升住房保障水平,開工保障性住房2.78萬套,建成2.3萬套,新增發放租賃補貼2800戶。建設避災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社區290個,完成2.5萬戶9.5萬人搬遷安置等;九是實施健康養老工程,開工建設市級生態休閑養老中心二期,建成15個標準化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100個“農村幸福院”等;十是保障飲水安全,建成9縣城第二水源(水廠)等,解決2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