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北方多地遭受霧霾、沙塵困擾,安康同樣如此,人們對霧霾天氣空前關注。
美麗家園為何變成這樣?1月20日,安康市環保局漢濱分局局長沈海燕剖析了這次重度污染天氣形成的原因,環保部門及時采取多項措施,應對霧霾天氣,提醒市民怎樣遠離霧霾。
據統計,2014年,漢濱區化學需氧量減排1043噸、氨氮減排282噸、二氧化硫減排136噸、氮氧化物減排165噸,分別占全年任務的134.8%、227.8%、454.7%、121.3%。
記者 王擁
通訊員 承喜 張濤 吳波
拆除石灰窯
原因解析—— 霧霾系多重因素造成
霧霾是對大氣中各種懸浮顆粒物含量超標的籠統表述,尤其是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被認為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美麗家園為何變成這樣?
是什么原因引起安康城區空氣中PM2.5濃度偏高呢?據沈海燕介紹,引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安康地處南北交界,暖濕氣流交匯處,受大氣環境影響,周邊西安、重慶、武漢等地產生的大氣污染物隨高空氣流進入市區,在靜風少雨情況下、邊界層內沉積,造成局部時段污染物驟增,出現霧霾。加之冬季采暖期,爐灶用煤量大,排放的煙塵、SO2、NOx等污染物量多,天氣干旱,少風少雨,大氣污染物稀釋擴散慢;安康城區人口密度大,車流量大,汽車尾氣排放的煙塵等污染物多;建筑施工工地多,大部分施工場地祼露,施工揚塵大;清掃保潔揚塵、焚燒垃圾、農村秸稈焚燒的煙氣污染;城區周邊磚石(廠)、小冶煉廠、小加工廠違法排放煙塵等污染物。
沈海燕說,2014年安康城區優良天數有359天,當時使用的是老系統,只監測PM10。從2015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系統,增加了對PM2.5的監測,并實行全國聯網。
呵護藍天—— 人人都要行動起來
目前,面對頻發的霧霾,民眾有了談“霾”色變的感覺。其實,治理霧霾是全民的責任和義務。治理霧霾非一日之功,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霧霾需要我們共同面對,每個人行動一小步,空氣質量改善就會前進一大步,讓環保理念扎根在全體公民心中。作為個體的公民,應主動參與霧霾的公共治理。市民從這些方面可以改變生活方式的細節——
綠色出行——盡量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減少駕駛私家車。一輛汽車每年排放的廢氣比自身重量的三倍還要多。
循環再利用——積極推進循環發展戰略,減少能源消耗,生活中提倡廢物再利用和循環使用,節約能源,降低污染物排放。
節能減排——積極推進工業節能減排,廣大公眾選擇節能減排的生活方式,如有效地使用自然通風和避免房間過暖,就能減少10%的費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拒絕燃放煙花爆竹——燃放煙花爆竹會釋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各種金屬、非金屬氧化物,并產生大量的煙塵顆粒。
植樹造林——每公頃闊葉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釋放730千克的氧氣,同時吸收各種有毒氣體,使污染的環境得到凈化。
節約用電——電器不使用時,切斷電源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