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魏濤)12月8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一縣一亮點”系列新聞發布會嵐皋專場了解到,“嵐皋特色”旅游發展新路徑,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僅2008年至2013年期間,全縣生產總值增長20.2億元,年均增速達15%以上;全縣貧困人口由8.5萬人減少至5.7萬人,貧困率下降16.4個百分點。
據了解,嵐皋縣先后發掘創建國家4A級景區南宮山,3A級景區千層河、嵐河漂流,以及巴山溶洞群、肖家壩仰韶文化遺址、民俗風情等各類景觀景點共230多處,初步形成以“一山一水一城”為核心,以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康體健身為主題的三大拳頭產品。僅2013年旅游直接從業人員超過5000人、間接從業人員近2萬人,旅游業人均增收11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6.8%。嵐皋縣縣長楊義龍介紹,嵐皋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區和陜西省重點生態功能區。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山區縣,同時肩負加快發展和保護生態的雙重責任,長期的探索實踐使嵐皋人民深刻認識到,發揮生態優勢,堅持循環可持續發展走旅游富民之路,是嵐皋加快發展的必然選擇。他表示嵐皋縣將繼續把旅游作為首選產業不動搖,努力使旅游產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早日實現“旅游富民,生態強縣”目標。
發布會現場,西安晚報等省市媒體記者圍繞旅游扶貧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