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記者 艾蓓)前三季度,全市426戶規模工業實現產值占年度預期目標的75.5%,達到了平均進度,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二,全市工業經濟呈現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
工業生產增速平穩。前三季度,全市中小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84.18億元,同比增長27.74%。其中:實現中小企業工業營業收入729.89億元,同比增長28.54%;工業總產值726.03億元,同比增長28.36%;工業銷售產值703.86億元,同比增長24.53%,產銷率達到96.95%,連續三個季度保持在95.50%以上。預計全市規模工業實現總產值589.1億元,占全年任務780億元的75.5%,同比增長24.1%;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205.8億元,占全年任務280億元的73.5%,同比增長18.5%,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較一季度、上半年分別提高2.5、0.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二位。1-8月規模工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10.8%。
非公經濟快速發展。1-9月份,全市非公經濟占比指標達到51.22%以上,能夠完成年度目標考核任務。全市非公企業完成總產值685.09億元,同比增長26.44%,月均增速保持在25%以上;實現營業收入679.44億元,同比增長25.02%;非公控股企業實現工業銷售產值572.57億元,同比增長32.57%,高于全市中小企業增速8.04個百分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0.99億元,同比增長9.95%,占計劃81.47%;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00.32億元,同比增長15.84%,占計劃78.01%,主要經濟考核指標超過預期目標進度。
企業培育成效明顯。1-9月,全市新增規模工業企業46戶,實現規模工業產值25.3億元,同比增長2.5倍。其中,2013年年報時新進的成長型企業30戶,實現產值17.49億元,增長1.5倍;今年前三季度納入統計盤子的新建企業16戶,實現產值7.77億元。全市新增工商注冊企業1289個,占計劃80.56%,其中,新增工商注冊工業企業266個,占計劃88.96%;新增工商注冊個體工商戶7113個,占計劃79.92%;新增從業人員28606人,占計劃110.88%。
工業集中區建設步伐加快。1-9月,全市縣域工業集中區共完成基礎設施投入7.6億元,新建標準化廠房16.2萬平方米。實現規模工業產值336.03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的57.4%,增長23.6%。新增投資千萬元以上入園工業企業56戶。
前三季度,全市工業經濟雖然仍然保持強勁增長,但是受礦產品市場行情波動、環境約束趨緊、重大工業項目進展不理想等因素影響,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壓力巨大。前三季度,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較省上下達20%的任務相差1.5個百分點,實現增加值較平均進度欠賬4億元。一是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明顯不足。1-9月份,預計全市累計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82.1億元,占計劃任務150億元的54.7%,按照進度欠賬近30億元,同比下降5.6%。一些工業大項目進展不夠理想,如,華電石泉火電廠項目核準手續尚未完備,未能按計劃進度建設;白河水電站因漢江流域水環境評價報告尚未得到國家環保總局批準,水電站建設未能如期開工;旬陽煙廠技改有關手續正在國家局審批,年底才能啟動建設。二是企業流動資金不足。據調查資料顯示,2014年全市227戶企業有流動資金需求意向,總額達到33.6億元,但通過各種途徑只融資到約17億元,仍存在50%左右的缺口。三是新進規模工業企業總體偏小。全市新增46戶規模工業企業,目前產值過億元的企業僅有平利女媧翠峰等3戶茶葉企業。16戶新建規模工業企業,產值過5000萬元的企業有5戶,缺少大企業支撐。四是工業增加值率有所下降。隨著我市工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水電、煙草等高附值行業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逐漸降低,造成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率下降。增加值率較高的煤炭行業由于受價格下跌和安全生產形勢影響,多數企業關停。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傳統種養業勞動力投入減少。繅絲、肉食品加工、魔芋生產等涉農企業原料不足,生產能力放空。鉛、鋅、鉬等有色金屬市場行情疲軟,我市有色金屬開采及加工企業增長乏力。五是縣區工業發展不平衡。在中小企業營業收入方面,增速最高的石泉縣達到45.46%,比增速最低的鎮坪縣高48.3個百分點;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增速最高的漢濱區達到43.03%,比增速最低的白河縣高57.3個百分點;完成預期目標方面,石泉、紫陽、嵐皋、平利4縣按進度超額完成了任務,特別是紫陽縣超4.8億元完成了任務。漢濱、漢陰、寧陜、鎮坪、旬陽、白河6縣區按進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欠賬,其中欠賬較大的是漢濱區和旬陽縣,分別欠3.2億元、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