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育齡群眾的貼心人
——記漢濱區老城辦計生辦主任李驥
她自從2000年調入辦事處計劃生育部門以來,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之中,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全心全意為廣大育齡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在工作中,她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經常幫助計生干部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問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計生干部樹立榜樣,從而成為辦事處計生干部的主心骨和中流砥柱,她就是漢濱區老城辦計生辦主任李驥。
抓理論、促學習、強化業務不掉隊
作為計生辦干部時時刻刻不能放松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剛調入計生部門的她沒有任何工作經歷和經驗,最初在社區任計生包聯專干工作時候,也曾以高漲的工作熱情投入到計生工作中去,可是幾次入戶碰壁和育齡群眾對計生工作的不理解使這個初涉社會的學子感到很茫然,深深的認識到,要搞好計生工作,僅靠在學校學的知識遠遠不夠,學校與社會的極大差距沒有讓她他退縮,好強和不怕輸的她,不怕嚴寒,不懼酷暑,不怕冷言冷語,實地入戶了解民情,宣傳計生政策、生殖保健、優生優育知識,了解育齡群眾在生產、生活、生育方面的需求和困難,及時向辦事處匯報,協調解決。為彌補自己理論和業務知識的欠缺,她利用晚上和節假日,認真學習和鉆研計生業務知識和計生政策,從人口理論學習到現行的計生政策,從空洞的計生政策研讀聯系工作中的實際,閱讀了大量的政治理論和業務書籍,并結合實際工作書寫心得體會和業務筆記,并在報刊上發表計劃生育文章2篇,不斷在干中學、學中干,很快由一個計生門外漢變成了行家里手,成了全區優秀的計生干部。
辦好事、辦實事、情系群眾促民生
計劃生育工作是被譽為“天下第一難”的工作,不但工作量很大,而且難于管理,經常因為育齡群眾的不理解和誤解被刁難。在計生辦主持工作這6年里,她始終履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時刻把育齡群眾的冷暖掛在心間,為了把“以人為本”的宗旨體現在為育齡群眾服務工作始終,經常和社區干部走訪貧困育齡群眾,做到深入到戶、服務到人,實地了解育齡群眾所盼所需,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用真誠執著的心意和醇厚質樸的情感來關心關愛育齡婦女的生活。
周二干部走訪日,當走訪家住興安路社區第三網格居民(孤兒)陳文文家中,了解到其父親去世、母親離家出走,現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居住(文昌路黨校后門小區內),陳文文享受居民城市低保,爺爺陳家剛、奶奶丁義春二老身體狀況不是很好,都患有糖尿病。老兩口原來有兩個孩子,大兒子1974年出生,二兒子1977年出生,大兒子于2004年因病去世,她一方面對二老進行精神安慰,一方面安排人員現場咨詢漢濱區計生局獎扶辦按照獨生子女父母補助金發放規定,符合享受獨生子女父母補助金的資格,給他們宣傳政策并及時在新城辦事處申報辦理,并按照民政救助政策辦理了醫療救助,二老幾次打電話感謝她為了他家的事情東奔西走,多處咨詢聯系,真是我們的貼心人啊!
抓基礎、促建設、打造網格化高效服務隊伍
要想全面提高辦事處的計劃生育網格化工作服務水平,必須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計生服務隊伍,以真摯的服務來獲得轄區育齡群眾的認可。她清楚的認識到:社區計生干部知識化、年輕化、專職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及時給辦黨委建議給社區注入新鮮血液顯得尤為重要。時逢2011年9月老城辦事處社區“兩委會”換屆選舉,及時以公開競聘的方式,對社區專職計生副主任進行全面競聘和調整,確保每個社區計生專職副主任文化水平全都在高中以上,年齡也普遍呈年輕化,不斷提高計生專職人員的素質,不僅每年對計生干部進行網格化管理常態化培訓,還通過獎勵措施提高計生專職人員的為民服務意識,營造了廣大計生干部爭創一流服務水平、一流工作業績的良好氛圍,涌現出管大雪等一大批社區優秀計生專職干部。
以人為本、為群眾提供優質計生服務
積極創新工作服務模式,把過去干部 “坐在辦公室等服務”變為“主動上門送服務”,采取下社區入戶的連心服務模式,與育齡婦女噓寒問暖、傾心交談真幫實扶,同時街道還聘請衛生服務中心婦科專家到計生服務站、社區坐診,開展婦女病普查普治、免費婚檢、孕前教育、孕期保健等一系列便民、為民、利民的人性化服務活動,廣受居民贊譽,深得民心,不僅拉近了計生干部和育齡婦女的距離,還形成了具有濃厚親情的新型干群關系,計生工作也更加順利推進。
以誠待人,以情感人,是推進計生工作的“心略”。經營店面在金州北路23號從事化妝品生意的云南大理人古楊萍,已經30歲多歲了,前些年奔波忙碌,顧不得要孩子,近些年事業穩定了,想有一個完整家,于是懷上了頭胎。社區開展“母親健康”工程和“優生促進”工程工作時,一開始她消極抵制,并出言不遜:聲稱自己有手續,討厭別人“添”麻煩。她帶領社區計生辦、社區干部一次探訪,二次探視,三次探究......第四網格長會同社區及宣技部門工作人員,苦口婆心的勸說,語重心長的談心,終于做通了她的思想工作,最后主動去了孕檢。事后,她愧疚地說:沒想到我這“外地人”,在這里享受到免費技術服務和健康檢查是人性化關懷!”
送政策、送溫暖、關心關愛失獨弱勢群體
失獨家庭是計劃生育工作中出現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在情感和精神寄托上,面臨著很大的空虛和孤獨感,注重做好失獨家庭的救助工作,與他們進行談心溝通,帶動他們盡快走出失獨的陰影,給他們心靈上的支持、生活上的照顧和精神上的鼓勵,用溫情關愛失獨家庭,讓他們盡早走出失去子女之痛的陰霾。
家住大北社區沙帽石街56號的失獨家庭對象喻某與前夫童某于1993年10月離婚之后再無往來,現已過了20余年,喻光琴也離開安康數十載,現在實在無法聯系到前夫,只能求助社區。社區網格長都是轄區的老住戶,對于這個以前在航道隊工作過的童友余還是有所了解的,終于,在網格長的幫助下聯系到了童友余的一個朋友,幾經周折終于聯系到了本人。眼看同是符合政策的家庭都于年前拿到了補助金,心急了喻光琴在與童友余電話溝通中產生了摩擦,導致情況僵化,童友余不愿出面解決此事,得知情況李驥趕緊和計生干部聯系喻某和童某主動幫忙在中間調和,在2014年3月13日,這對“冤家”在老城辦事處計生辦面對面的坐了下來,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協調,兩人終于達成一致,領取了這份“遲來”的一次性補助金,并及時給其辦理了失獨家庭特別扶助金。
不知不覺,李驥同志從事計劃生育工作已經14年,面對基層工作的酸甜苦辣,她沒有半點怨言,她的滿腔熱情,任勞任怨、默默無聞的精神,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品德,為計生工作寫下了生生不息的音符,她一直把工作當樂趣,把責任當本分,認真細致,盡心盡職、不斷創新,從不挑剔輕重,忙完份內忙份外,立足本職全面發展,工作成績突出,堅持以人為本,緊緊圍繞“育齡群眾滿意”這一目標,用滿腔熱情做好計生工作,得到了辦事處轄區育齡群眾的普遍認可與尊重。
自2008年李驥同志主持計生辦工作以來,老城辦事處計劃生育工作深受轄區廣大育齡群眾的信賴和好評,也得到了市、區計生部門的肯定,工作一直處于全區前列,老城辦事處作為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多次受到市區計生部門的嘉獎,她個人也曾多次獲得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個人和先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