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單
說起曹建堂,在安康城“老年體育界”知曉率很高,他65歲任市直老年人體育協會主席,14年以來,把老年體育活動搞得紅紅火火,門球、乒乓、棋牌、太極拳(劍)、舞操、空竹、柔力球7個專項協會相繼成立,注冊會員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現在的2000余人。
9月23日,記者前往市直老體協采訪,王信維、李劍濤、趙家昌3位副主席向記者講述了曹主席的故事。
“曹主席比我大10歲,可是為了老體協的發展四處奔波的精神頭兒,我趕不上他”。這是原市直老體協副主席、門球協會會長王信維對曹建堂的評價。
王信維說,老年體育活動要長期堅持,就得要有經費支持。在曹建堂的帶領下,大家到處奔走請求資金援助。“而這哪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當我跑不動、不想跑的時候,都仿佛有一個聲音在質問我:“比你大10歲的曹主席天天都在跑,你為什么停步不前?”在他的帶領和大家努力下,十余年來,每年活動的經費基本得到了保證,而他自己卻從未報銷一分錢的個人費用,包括車費和電話費。
曹建堂作為老體協主席,卻是一位長者般讓人舒心的人,一點架子都沒有。門球隊練習時,球員衣服隨身物品堆在場地角落,他趕緊想辦法籌了點錢買了柜子,讓球員十分感動。在公園搞體育活動,70多歲的他親自站上了高桌布置會場,現場的人驚出了一身冷汗,同時也感到了這股“不服老”的力量。
市直老體協副主席、空竹協會會長李劍濤對曹建堂的評價是,“退休后比退休前忙,現在當名譽主席比當主席時還操心。”
早在1993年,市直老體協就成立。當時,參加活動的主要是離休老干部,人數不多,活動項目也僅限于門球、登山等。2000年市直老體協換屆時,市領導物色到了曹建堂,他沒有推辭,欣然受命。這十幾年里,曹主席仿佛是一刻不得閑,不是工作忙,而是為了老體協的事情主動奔走,“找事做”。
十四年的付出,曹建堂做出的成績已獲得省、市有關部門好評。市直老體協先后被省老體協、省體育局表彰為“老年體育先進單位”、“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曹建堂個人也被省委老干局、省老體協、安康市人民政府、市委組織部表彰為”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陜西省老干部發揮作用先進個人”、“陜西省老體工作先進個人”、“安康市老有所為先進個人”。
原市直老體協副主席、通訊組長趙家昌認為,曹建堂對老年體育的認識十分深刻,“他在社會上廣泛呼吁,開展老年人體育活動的重要性,有助于解決社會問題、家庭問題和單位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說,運動治百病,全社會都不能小看老年體育。隨著老年人群體日益增多,老年人的養老、社會工作問題也成為維護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于老年人,運動更具有特殊意義。
如今,無論是清晨還是傍晚,無論是在公園、城堤、路旁還是小區綠地,慢跑、太極、舞蹈、體操、空竹、陀螺等體育運動隨處可見,我市數量龐大的老年人已成為全民健身的一支生力軍,引領了我市群眾體育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