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一行初入安康,便被安康北靠秦嶺、南依巴山、漢江橫貫其中的獨特地貌所震撼——很難想像如此山川秀麗的地方,卻有著占總人數四分之一的貧困人口。
此次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組織的金融扶貧專題采訪,是為了落實國務院17號文件《關于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和中央七部委65號文件《關于做好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并調研人行貨幣政策工具在扶貧工作中對金融機構資金的引導作用及基層執行情況及效果。
機制帶來共贏
安康境內所轄9縣1區全部屬于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區,占到秦巴特困地區的八分之一,脫貧攻堅異常艱巨。
人民銀行西安分行是總行指定的秦巴山片區扶貧開發金融服務聯動協調機制的牽頭單位,并根據《指導意見》的相關精神實地調研,創新金融扶貧體制機制,在連片扶貧開發機制建設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行長郭新明向記者介紹說:“2013年10月,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組織召開了秦巴山區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工作座談會,與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等5家協作單位及片區所涉及的18家成員單位,成功簽署了《秦巴山區扶貧開發金融服務聯動協調機制合作備忘錄》,確定了金融支持秦巴山區扶貧工作的基本思路,搭建了片區工作聯系平臺,為推動連片特困地區金融扶貧開發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來自安康的一組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安康市實現生產總值299.6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高于全省1.9個百分點。截至2014年6月末,全轄累計發放支農再貸款23億元,增量居全省首位,余額16.1億元。近年來,全市金融機構累計投放小額到戶扶貧貼息貸款5.67億元,扶持貧困戶1.5萬戶;投放龍頭企業貸款10.08億元,扶持重點龍頭企業61個。金融機構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產值45億元,帶動1.86萬戶農民增收致富。
一系列數據的背后,顯示了安康市 “大金融”格局構建及發展的成果。
記者來到安康市忠誠村的龍頭企業“陜西天瑞塬農業生態有限公司”參觀。忠誠村依托專業合作社大力打造現代農業園區,規劃總面積3460畝、總投資9896萬元,園區總產值9680萬元,年純收入5460萬元,帶動周邊2000余名農民就業,園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以上。然而,為進一步擴大產銷規模,合作社面臨資金瓶頸制約難題。
針對此難題,中國銀行安康分行及時跟進,找準切入點,對龍頭企業陜西天瑞塬農業生態有限公司的標準化大棚、品牌價值和產銷訂單合同給予綜合評估授信1000萬元,并及時發放了貸款,幫助公司建起數百頂大棚,成為全市最大的標準化設施蔬菜生產基地。
天瑞塬農業生態有限公司總經理介紹說: “該農業園區依托"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和農戶為主體的運行機制,收到了農民增收、合作社壯大、企業盈利、園區發展的"多贏"效果。”
匯聚強大合力
據人民銀行安康中支行長王凱俊介紹,人行安康中支在人行西安分行的指導下,構建了“三縣一帶”金融創新示范試點工程,作為提升金融扶貧工作水平的切入點。該中支依托豐富的金融產品,創建了旬陽縣“民生金融創新示范縣”;追蹤全省精準扶貧工作,創建了石泉縣“金融精準扶貧示范縣”;延伸林權抵押貸款信用評級方式,創建了寧陜縣“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驗區”;在月河川道(包括漢濱區、漢陰和石泉縣)創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培育示范帶”。
上述四項創新試點工作經過人行安康中支兩年來的精心打造,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到2103個。其中龍頭企業933家、專業合作社900家、各類家庭農場270個(99個取得營業執照),實現產值45億元,帶動1.86萬戶農民增收致富。
“扶貧的力量由過去依靠政府的單向投入轉向爭取全社會參與,這要求我們樹立大系統、大協作、大扶貧、大發展的理念。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區域發展與扶貧開發工作新格局,形成扶貧開發合力。”郭新明說。
在“大金融”發展格局下,安康中支主動與社會各界溝通,宣傳貨幣政策和央行職能;主動為政銀企合作搭建平臺。此外,安康中支還主動向地方黨政領導建言獻策,推進市政府把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和融資性擔保公司、小貸公司、典當、扶貧資金互助會、住房公積金等地方性融資機構全部納入政府管理范疇,建立健全金融業發展的領導機制、經濟金融運行協調機制、考核評價機制、監督管理機制和信息溝通機制五大管理機制。
此外,據安康市副市長張全明透露,通過成立全市金融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金融聯席會議制度,整合政府金融管理、服務和協調職能,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監管、統一協調,強化了政府金融管理職能,指導金融業健康發展,逐步打造了“大金融”的發展格局。
創新助力扶貧
安康市“大金融”發展的重要原則之一是堅持開發式扶貧,以擴大農村有效信貸擔保物范圍為代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不斷涌現。如平利縣“土地流轉經營權抵押貸款”和“農房抵押貸款”,寧陜縣“林權抵押貸款”,安康繭絲“訂單+信貸+期貨”貸款模式,漢濱區“生豬產業鏈貸款”模式等十多種農村金融創新產品得到推廣。截至2014年6月末,較為成熟的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品種達16種,創新產品貸款余額達148.44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34.21%。
據了解,自2011年以來,安康市貧困人口減少了29.3萬人。2013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6624元,增長13.9%,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別高121元和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