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方便人民群眾,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特制定安康市公安局改進作風便民利民7類44項措施:
一、推行節假日預約制度
1、全市公安機關車輛管理所、出入境管理部門、戶籍管理部門的窗口單位在節假日期間,對于群眾需要緊急辦理的事項,按規定預約辦理。
二、提高居民戶籍證件辦理效率
2、居民申請戶口登記項目變更、更正,材料齊全的,現場辦結;材料不齊全的,向申請人說明情況,定時辦結。
3、縮短居民身份證申辦時限,二代居民身份證由60天縮短至30天,臨時居民身份證1天內辦結。對參加高考等急需用證情況,開通綠色通道,優先快捷辦理。
4、實行節假日受理戶口登記和居民身份證申領業務,城市公安派出所正常上班受理,其它公安派出所預約受理。
5、為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殘疾人提供上門辦理戶口登記和居民身份證等服務。
6、切實解決戶口遷移問題,戶口遷移證過期的,符合現行遷移規定,審核后準予入戶;不符合現行遷移規定,原遷出地戶口登記機關予以恢復。戶口遷移證件遺失的,按照原內容予以補發或恢復,當日辦結。
7、在戶籍窗口設立服務評價系統,接受群眾監督評議。
8、設立群眾辦理戶口投訴舉報監督電話,15個工作日內回復查處情況。
三、推行出入境證件辦理便捷服務
9、市公安局開通港澳臺通行證簽注特快郵寄服務。
10、縮短港澳臺簽注辦理時限,由7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簽發。申請人確有緊急情況的,經核實后,可當日辦結。
11、實行就近辦證,戶籍在安康市的申請人,可在戶籍所在縣區公安出入境窗口辦理,也可在市公安局出入境窗口辦理。
12、全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實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度,為申請人提供不間斷服務。
13、下放受理權限,赴臺灣團隊旅游和赴港澳定居事務受理權限下放到各縣(區)公安機關。
四、優化交通管理服務
14、公開、公平、自主選擇汽車類號牌號碼,每月初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門戶網站公布啟用號段號牌。
15、新出廠免檢的小型、微型載客汽車(7座以上車輛除外)的注冊登記業務,號牌、行駛證、登記證書的換、補業務以及汽車駕駛證的換、補、審驗業務,下放到縣(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辦理。
16、就近參加科目一考試,將科目一考試業務下放到具備條件的白河、石泉、平利、嵐皋縣公安局交警大隊。
17、就近申領汽車類(大客車、校車除外)檢驗合格標志,將檢驗合格標志核發業務下放到具備條件的白河、旬陽、石泉、平利縣公安局交警大隊。
18、簡化車輛安全技術檢驗手續,本省號牌(大客車、校車除外)的車輛所有人,可自主選擇安全技術檢驗機構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并當場核發檢驗合格標志,不再提交“核發檢驗合格標志委托書”手續。
19、在安康中心城區設立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中心,對無人員傷亡,只涉及財產損失,且單車損失在5000元以下的交通事故,一個工作日內出具事故責任認定,實行快處快賠。
20、增設便民利民交通違法信息處理服務站(點),在安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漢濱公安分局交警大隊、高速公路省、市際服務檢查站等設立“一站式”交通違法信息處理服務點。
五、提升治安管理服務效能
21、限時審核設立保安服務申請,10日內將審核意見上報審批機關,對手續不全,需要補充完善的,向申請人出具補充材料告知單,一次性予以告知。
22、及時受理保安從業單位備案申請,手續齊全,符合條件的現場予以備案,核發備案證。
23、縮短特種行業行政許可審批時限,由20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
24、辦理民爆物品購買證、運輸證及爆破作業單位、爆破作業人員證(卡),手續齊全的現場辦結,手續不全的一次性告知,補齊手續后隨到隨辦。
25、建立警企聯絡制度,主動向企業公布服務、舉報監督電話,提供法律援助咨詢、安全培訓及防范宣傳服務,增強企業防范意識和能力。
26、在A級以上旅游景區設立警務室,為游客提供安全服務。
27、適時發布涉及食品藥品安全和環境污染違法犯罪信息,提高群眾防范意識。
28、完善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機制建設,做好校園師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提高師生安全防范和自救能力。
29、符合前往相關省、自治區邊境管理區申請條件的居民,一個工作日內辦理發證。
六、強化消防安全服務
30、拓寬消防服務宣傳渠道,在“安康消防”網為群眾提供
消防設計審核、竣工驗收等信息查詢服務;利用騰訊、新浪微博,及時宣傳消防常識、發布消防安全相關信息,方便群眾了解消防常識、聯系消防部門。
31、向社會開放消防隊站,為群眾提供消防宣傳服務。
32、向轄區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提供技術服務,指導制定消防安全檔案。
33、對群眾申報工程審核、竣工驗收、開業前檢查等消防行政許可事項,實行“一次告知、二次辦結”制度。
34、開辟消防審核“綠色通道”,對國家級重點工程、涉及國計民生的基礎建設投資項目、國防建設投資項目等,消防監督人員主動聯系,上門服務,對工程中存在的問題,確定專人跟蹤服務,及時解決問題。
35、對疑難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問題,提供消防技術專家會診指導服務。
36、開通“96119”火災隱患投訴舉報電話,24小時受理群眾投訴。
37、縮短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時限,由20個工作日縮短為16個工作日;對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的消防安全檢查,由13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
38、向群眾提供山地遇險、水域遇險、異物被卡、電梯被困救援和摘取蜂窩、因災送水、排澇等社會救助服務。
39、健全完善與環保、安監等部門應急聯動機制,提高協同處置危險化學品等災害事故的能力,減少次生災害和環境污染對群眾的危害。
七、提升執法公信力
40、為信訪群眾提供法律服務,主動提供法律條文的講解、查閱、抄寫、復印。
41、方便群眾信訪投訴,在全市公安機關門戶網站設立局長信箱,公布信訪投訴電話。
42、建立縣區法律援助中心駐看守所工作站,及時收轉在押人員及親屬法律援助申請,并提供法律服務。
43、看守所推行方便會見服務,在全市公安機關門戶網站公布預約電話、QQ號,實行親屬與在押人員會見電話預約和視頻會見。
44、向社會公布市、縣兩級公安機關督察部門投訴舉報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