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擁 通訊員 張承喜
大學生回農村養雞創業?這件讓人不太相信的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1986年出生于漢濱區早陽鎮東灣村的胡遠安,2010年畢業于江西科技學院,先后在上海、西安、榆林等地打拼,2012年底,他毅然決定回鄉創業。從懷揣2000元,幾近白手起家開始,發展“林下養雞”,而僅用一年多時間,到2013年底,實現銷售收入65萬元,掘得創業“第一桶金”。
買雞發現蘊藏的商機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自從踏入大學校園的那天起,胡遠安就利用課余時間收集各種關于創業的知識,開始勾畫著自己的創業夢想。畢業后,他曾經為了省下幾元錢車費,而徒步幾十公里去見一個客戶,他流浪過街頭,睡過地鐵,所有的遭遇都沒有擊垮他深藏在心底的創業夢想與激情。
在西安工作時,有一次到菜市場買雞,細心的胡遠安發現,不到三斤的一只烏雞竟然能賣到將近100元,通過了解,他得知這是一種散養的土雞,這讓他有所醒悟。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綠色原生態的食品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是禽類,如烏雞、野雞,低脂肪、低膽固醇而且具有抗癌的功效,是理想的綠色食品,盡管價高,但在市場上依舊暢銷。就是這一次偶然的買雞,讓胡遠安看到了無限的商機,他想家鄉安康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因境內土壤富含硒元素,安康又被譽為“中國硒谷”,如果回家鄉從事特色養殖,那發展前景一定很廣闊。談起自己當初決定回鄉創業的心情,胡遠安說:“當時我想,就業的天地很廣闊,踏踏實實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有想法就要付諸行動。2012年底,胡遠安辭去了工作,開始積極謀劃自己的創業之路。創業難,大學生回鄉創業更難。父母和親戚都不理解,“人家都是出去闖,而你偏要朝回來,這山里有啥前途?”鄉親們議論紛紛,回鄉之初,面對著諸多壓力,家人的責難聲、鄉親的質疑聲如雨襲來。對于這些偏見,胡遠安表面上總是一笑而過,但內心卻更加堅定:一定要做出點成績證明給大家看。回鄉后,經過多次考察后,他們選中了村東一塊叫“東方嶺”的山林。
靠著東拉西湊借來的錢,2013年初,他說服村里的鄉親們,流轉山林300畝,發展林下生態養雞,開始了林下“淘金”的探索。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當地自產的玉米、麥子、黃豆及種植的各種牧草等農作物科學搭配后作為飼料,利用安康當地自產的中藥材科學搭配后,用于散養雞的防疫。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勵支持下,他帶領弟弟克服各種困難,創辦了安康市遠安生態養殖有限公司,修建2公里林下生產道路,建設廠房3000平方米,標準脫溫室600平方米。
“一波三折”終獲回報
憑著一股子強烈的創業激情,胡遠安一邊工作,一邊利用空閑時間到周邊的養殖基地去考察、拜師學藝,學習林下養雞技術。幾年打拼的豐富閱歷和自己刻苦學來的技藝,讓胡遠安覺得自己到了放手拼搏的時候了。
“干事情就會有挫折和坎坷,但只要有百折不撓的勁頭,就一定能收獲成功。”回想起創業過程中的那些艱辛,這個剛毅的年輕人,眼角泛起了淚花。“那時候我們每天工作20個小時,弟弟為了和我一起創業,也被累垮了。”胡遠安輕聲說道。由于起步資金匱乏,修路、建廠房等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出力干,面對一個個困難,他沒有氣餒,而是更加堅強起來,他說男人就要經得起磨練。
正當自己的養殖場剛建好,把第一批雞苗從外地運回來的時候。2013年初,全國其他地方發生禽流感,給養殖戶帶來沉重打擊,所有人都說他這次肯定會賠光,親戚朋友也為他此時養雞擔心,但他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受禽流感的影響,不少人談“雞“色變,市場持續低迷,盡管自己散養的土雞品質有保障,但銷售形勢并不樂觀。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3年中秋節前,市場突然有了轉機,他們散養的第一批土雞投放市場,盡管雞的價格比其它雞的價格貴一半,但2000只土雞在市場上很快被搶購一空,銷售收入15萬元,一些客戶更是上門預定,這讓他們更加堅定自己的養雞之路。為了支持胡遠安創業,政府幫助落實大學生創業貸款,漢濱區畜牧局負責人還檢查指導他的生態林下養殖。這讓他們的事業實現了第二次起步,也使得他發展綠色生態養殖業的愿望得到了前行的能量。2013年當年,胡遠安的林下生態養殖出欄成品雞1萬多只、雞苗5萬多只,實現銷售收入65萬元。
帶動一方百姓致富
“一花獨放不是春”,帶動一方百姓致富是胡遠安最大的愿望。初戰告捷,讓胡遠安對林下生態養雞更加充滿了信心。胡遠安并不僅僅滿足于個人的階段性成功,他把自己事業發展的道路看得很遠。在胡遠安的帶動下,每年為村里提供50多個勞動力就業崗位,有50多戶群眾靠種植南瓜、苜蓿草、黑麥草等農作物,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現在,他已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養殖模式。
他用自己生態養殖的成果,帶領群眾發展養殖業,幫助規劃養殖場地;無償傳授飼養經驗、養殖技術;向群眾免費提供藥劑,以及雞、鴨的幼雛。這樣,既提升了群眾的養殖積極性,也避免了疫情的侵害。為了更好地推動全村養殖業的發展,他準備組織村民建立養殖合作社,推行產、供、銷一體化生產模式,統一為鄉親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辦成一家綜合生態養殖基地,輻射帶動周邊農民發展土雞特色養殖,富裕一方百姓。目前,他從廣東、河南等地調運回的7000多只土雞長勢喜人,在養足5個月后,將在7月底供應市場。
當談到下一步打算時,這位28歲的小伙子微笑著說:“希望能得到上級部門的支持,進一步擴大規模,帶動更多的人致富,打造我市最好的無公害富硒農產品和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
經歷打拼,從最初懷有夢想到今天克服困難成功闖出一條創業之路,從一無所有到今天年銷售收入近百萬元,從被眾人質疑到今天的家家稱道,前行的路上胡遠安從未停止過對心中理想信念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