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記者 周健 實習生 劉靜文 周堂)夏秋季節,正是孩子們在水里撲騰撒歡的時節,也是游泳圈等泳具銷售的旺季。然而,安康城區市面上銷售的游泳圈卻魚目混雜,多為未經3C認證的“三無”產品,關鍵時刻難當“救生”大任。
近一時期,記者在安康城區各大批發商場內看到,銷售泳具的攤位排成了長龍,顏色花哨、帶卡通圖案的游泳圈賣得最火。沿著這些攤位詢問下來,發現這些游泳圈價格不是很貴,售價大多在10元至50元之間。可仔細觀察發現,這些顏色花哨的游泳圈多是三無產品,沒有廠家、材質、生產日期等信息,只是在泳圈上簡單標著“非救生設備”、“僅供兒童在成人監護下的淺水中使用”等警示語或安全提示,有些甚至連這些警示語等標識都沒有。還有一些泳圈則標注著外文,沒有中文提示。在詢問“游泳圈的安全性是否有保障,能不能當救生圈使用?”時,商家們大多脫口保證沒問題。一位攤主表示,游泳圈和救生圈沒啥區別,只要不漏氣不會存在什么問題。
游泳圈真的等于救生圈嗎?對此,漢濱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隊隊長袁朝寧明確表示,不能把二者混為一談,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產品。游泳圈屬于水上玩具,重量輕、易破損漏氣、抗壓能力差、易爆裂,只能在水上休閑運動中起輔助保護作用,帶到深水區就存在危險了。而專業的救生圈是有防水泡沫等填充材料的,即使沒氣了,也不會沉下去,安全系數高很多。對此,本刊提醒消費者:選擇游泳圈或救生圈時,要看是否有3C認證標志或生產許可證,是否注明中文廠名、廠址、電話、許可證號、生產日期、中文產品說明書等,否則均視為不合格產品,最好不要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