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青
(一)
安康位于陜西省南部,北枕秦嶺,南倚巴山,這里資源豐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素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譽。李克強總理2014年春節前來安康考察慰問,稱安康是“鑲嵌在秦巴腹地的一顆明珠”。
我于2011年8月10日來安康履職。近年來,經常有北京部委領導和省外朋友來安康視察調研、考察項目、旅游觀光。他們對我說,大家都知道你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工作了,但到了安康,卻感覺不到這里貧困呢。初來乍到的人怎會有這種感覺?我想,主要是安康良好生態所造就的優美環境使然。其實,安康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所轄十縣區中,九個為國家級貧困縣。2013年全市財政總收入5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24元,與發達地區相比,在經濟上確實落后了很多。之所以感覺不到“這里的貧困”,是因為大家從進入安康那天起,就被映入眼簾的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和浸入肺腑的帶有草香般的新鮮空氣,所驚嘆并為之陶醉了。
當前,全球范圍內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當人們切身感受到生態危機帶給人類生活威脅時,追求綠色消費、向往良好環境成為一種時尚和主流。正因如此,安康的生態旅游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應運而生。曾經,安康因受制于區位、交通等因素,在區域經濟發展競爭中逐步落后,這是遺憾的一面。但有失有得,由于過去沒有對自然資源進行大規模過度性開發,無形中很好地保護了植物物種和動物棲息地,生物多樣性造就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當今十分寶貴的生態資本。據《新唐書·地理志》載:金州的麩金、茶葉、生漆、絲綢等,被列為朝廷貢品。2010年,安康市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市殊榮,森林覆蓋率達到59.9%,森林資源總量居全省第一。安康還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涵養地,漢江水質常年保持在國家二類以上。自然天成的靈山秀水,豐富厚重的人文積淀,為安康發展生態旅游提供了資源稟賦。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不斷深化市情認識,緊緊抓住安康的生態優勢,圍繞構建循環產業體系,把生態旅游作為生態友好型產業的重點,努力加以培植,形成了以漢濱為代表的漢水風情休閑游、以石泉為代表的巴山生態度假游、以寧陜為代表的秦嶺山地森林游、以平利為代表的田園觀光鄉村游和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核心的現代農業休閑游五大板塊。現在,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都有很多外地游客到安康寄情山水,休閑度假,旅游觀光,品味美食,無論是城區的酒店賓館還是鄉村的農家樂,幾乎是家家爆滿,一席難求一床難求。所以說,生態是安康最厚實的家底、最現實的“紅利”,我們有責任守護好這里的一山一水, 珍惜這里的一草一木,蓄積豐厚的生態財富,讓一代又一代安康兒女永久受益,福澤千秋!
(二)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綠色的生態旅游資源只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相結合,才能產生持久的文化魅力和巨大的經濟張力,因此,安康發展生態旅游必須與安康特色文化深度融合,才會催生強大生命力和吸引力。青山綠水是安康各個縣區的共有特征,如果沒有文化內涵和故事傳說,那么,即使是再美的山水,看了這個縣,也可能沒有興致再看其他縣了,因為僅就山水而言,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但自然山水被賦予豐富文化內涵之后,生態旅游就有了個性與魅力。安康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秦、楚和巴蜀文化在這里相匯交融,漢水流域是產生人類文明較早的地區,相傳女媧在此“摶土作人”。戰國到西漢數百年間,安康城一直是漢中郡首府。誕生和流傳于漢水流域的漢調二黃是京劇的聲腔源流之一。漢江龍舟文化在安康已有1500多年歷史,是陜西省獨樹一幟的民俗文化遺存。佛教禪宗七祖懷讓大師誕生于此。旬陽縣是古老太極文化的產生地,擁有“滿城燈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繞太極”的山水美景。在石泉發現的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枚鎏金蠶,證實安康蠶桑文化歷史悠久。地處大巴山腹地的嵐皋縣是神秘巴文化核心區域之一,四億年前的古冰川遺跡讓嵐皋蜚聲海內外。全國唯一以道教名號命名的紫陽縣,茶文化歷史悠久,是我國古代茶馬古道的重要起點,紫陽民歌是陜南地區漢族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種。自然國心鎮坪縣是秦巴古鹽道的源頭和起點,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子午古道經寧陜、石泉穿越秦嶺直通巴蜀江漢,寧陜五郎關歷來為古道重要關隘。湖廣移民歷經百年開墾出的漢陰縣鳳堰古梯田為國家首個移民生態博物館,被列入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一百項重大發現之一。處在秦頭楚尾的白河縣至今保留著古代石長城遺址,秦風楚韻和巴蜀情調在這里兼容并蓄。生于平利縣的北伐名將廖乾五是南昌起義的策劃者組織者之一,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等等。這些重要歷史文化特色鮮明,影響深遠。
《安康文化生態旅游叢書》,不僅展示了安康生態之優良,山水之美麗,更從發揮文化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功能方面,對安康特色文化進行了深度挖掘,形成了一部將安康山水與人文有機呈現的巨作,展現了安康的文化神韻,使這里山山水水都有各自鮮明的特征和魅力,讓每個游客都向往不已、流連忘返。
(三)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在落實這一戰略部署中,安康有幸被確定為全國16個地市級“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單位”之一,這對安康的發展無疑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在新形勢新機遇面前,我們要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引領經濟和社會發展,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以開展國家主體功能區試點示范工作為契機,凝神聚力,改革創新,奮力爭先,大力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走出一條綠色、低碳、環保的循環發展之路。生態旅游被稱為朝陽產業和無煙工業,具有生態友好的屬性,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是我們“走民生為本的循環發展之路,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最佳選擇。在開展試點示范和后發趕超的偉大實踐中,只要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堅持把生態旅游作為循環產業體系的重要部分,推動生態旅游與特色文化深度融合,精心培育,持續發展,就可以讓城鄉因環境而美,讓群眾因生態而富。
安康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為此,我們要努力。我們也必須努力。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