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來,我市持續高溫少雨,降雨量比多年均值偏少1-6成,漢江及主要支流徑流偏枯4—8成,中小型水庫、堰塘蓄水較往年偏少2-5成。近期氣溫持續偏高,土壤墑情下降至60%以下,夏伏旱顯現并急劇發展,其中:旬陽、漢濱、寧陜、石泉、紫陽5縣(區)達到中旱等級,其余5縣為輕旱等級。截至8月5日統計,全市有29.33萬畝農作物受旱,其中輕旱面積24.52萬畝,重旱面積4.81萬畝;5.16萬人出現臨時飲水困難。
面對嚴重旱情,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領導重要批示精神和省防總工作部署,迅速行動投入抗旱減災工作。7月28日市防指下發《關于切實做好當前抗旱工作的通知》,全省抗旱防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市政府、市防指分別召開專題會議,分析會商旱情并安排部署抗旱工作,提出了三條工作措施,并派出5個工作組深入旱區查看旱情指導抗旱保秋工作,市政府副市長、市防指指揮長魯琦深入旬陽等縣區指導抗旱工作;8月5日市委主要領導在全市領導干部大會上對抗旱工作再次提出了明確要求。漢濱江北片區、紫陽縣城、旬陽縣城、白河縣城及10縣區部分中高山地區把保障群眾飲水安全放在首位,科學制定用水應急計劃,多措并舉解決群眾飲水困難。漢濱區黃石灘水庫抓緊搶修垮塌的供水渠道,采取從付家河上游抽水、分時段供水、拉水送水等措施,保障江北片區居民用水;旬陽縣針對縣城居民供水缺口5000余噸的實際,關停了白柳工業園區部分高耗水企業,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白河縣提前鋪設了漢江應急備用輸水管道;石泉、寧陜、紫陽等縣組織抗旱服務隊為受旱居民送水拉水;漢濱沈壩、寧陜江口、旬陽紅軍、小河集鎮及一些移民安置小區,采取尋找新水源、增建抗旱水源工程、從河道取水等辦法解決群眾臨時吃水問題。同時廣泛發動群眾利用一切水源和灌溉設施澆地保苗,組織抗旱服務隊為旱區群眾送水拉水、提供流動澆地等服務。全市共投入抗旱人數23062人,抗旱設備1530余臺(套),出動拉水車810輛次,抗旱灌溉16.8萬畝次,解決飲水困難群眾4.98萬人。
當前我市正處于主汛期,各級各有關部門在做好抗旱減災工作的同時,要高度警惕出現旱澇急轉和暴雨引發洪澇、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災害,毫不松懈抓好防汛工作,確保平安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