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 記者 周健:葫蘆因其清甜可口、營養價值高而成為夏季頗受歡迎的消暑蔬菜。但近日李先生在走親戚時,和妻子一起吃了幾片味苦的葫蘆后竟中毒了!記者了解到,近期安康城區吃苦葫蘆中毒的事時有發生。
7月5日,李先生攜妻女到一親戚家做客。吃晚飯時,主人上了一道清炒葫蘆片的菜。李先生吃了一口,發現葫蘆的味道比黃連還要苦上數倍。勉強咽下之后就告訴了大家葫蘆味道是苦的。但妻子卻說不要緊,苦味可以下火。隨機也抄了一筷子吃了下去。飯剛吃完,妻子就感覺到有些頭暈不對勁,到了晚上9點多,妻子便開始拉肚子。11點左右,李先生也開始腹瀉。就這樣,倆人折騰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被折磨夠嗆的妻子上網一查“苦葫蘆”, 才知道中了“葫蘆毒”,便只好到醫院診治。診治中,大夫告訴他們,近段時間,他們科室接了很多吃苦葫蘆中毒的病例,其中一位中毒后腹瀉不止,拉肚子都拉出了血絲,還出現了血壓下降的反應。醫生反復幫其洗胃,癥狀才得到控制。
記者查詢得知,苦“葫蘆”與市民平時食用的正常葫蘆本為同一品種,只是在栽培時因土壤或光照等原因發生了變形,導致瓜內含有一種叫著堿糖甙的毒素。這種毒素具有黃連般的苦味,加熱后也不易被破壞,誤食數小時后就會發生口干、頭昏、惡心、乏力、嗜睡等癥狀,嚴重者則會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便血、痙攣等癥狀。市民們在食用葫蘆前,應先用舌尖舔嘗一下看其有無苦味,若有苦味的話,千萬不敢食用!同時,夏季高溫下有些時令蔬菜容易變性,易引發中毒的還有青西紅柿、鮮木耳、鮮四季豆、鮮黃花菜等,另外,葡萄、草莓、楊梅等表皮往往有農藥殘留,食用時要最好用清水反復沖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