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嚴杏棋 但漢寧 馮旖旎)4月9日,由西成客專陜西公司建設、中鐵十四局承建的西渝高鐵康渝段陜西境內最高橋嵐河特大橋首套掛籃投入使用,標志著橋梁正式進入上部結構懸灌梁施工階段。
嵐河特大橋是西渝高鐵康渝段陜西境內重難點工程,地處嵐皋縣城關鎮境內,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大,交通運輸干擾因素多,施工難度大。全長674.15米,最大跨度112米,全橋7處墩身高度大于40米,其中最高墩高97米,是西渝高鐵康渝段陜西境內最高墩。
為推進該橋首套掛籃順利安裝投用,保證橋梁上部結構懸灌梁施工安全可控,中鐵十四局在充分做好掛籃設計驗算、材料進場驗收等準備工作的基礎上,全程監控安裝過程,確保構件連接緊固、安裝精確、安全可靠,為該橋建設按下了“快進鍵”。
“我們全面落實西成客專陜西公司穿透式安全管理要求,推行關鍵工序清單化管理和安全條件核查驗收,多方論證施工方案,墩柱采用翻模、爬模施工工藝,梁體掛籃推廣使用反力預壓工藝,避免了高空常規預壓風險,克服了高墩跨河、跨路施工等諸多困難,有效降低了安全風險,保證了橋梁建設高質高效推進。后續施工中,我們也將持續強化工藝工裝探索應用,以技術手段助力橋梁建設高質高效推進,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中鐵十四局嵐河特大橋工點技術負責人李曉博介紹。
西渝高鐵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京昆通道和包(銀)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康渝段線路自安康西站起,經安康市,重慶市城口縣,四川省達州市、廣安市,重慶市合川區、北碚區,引入重慶樞紐重慶西站,共設安康西、嵐皋、城口等11座車站。建成通車后,西安至重慶的出行時間將縮短3.5個小時,便利沿線群眾出行,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助力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