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瑩
“大家要注意,咱們右端龍時,是右手握下面,左手握上面;舉龍行進的時候,龍身龍尾要相互配合,整個隊伍必須齊心協力……”
在石泉縣后柳鎮文化廣場上,市五屆人大代表、后柳鎮宣傳委員呂根木正在指導村民排練蛇年春節巡演節目——舞龍表演。大伙認真傾聽,仔細排練,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努力讓每一個要點形成“肌肉記憶”。
春節前夕,呂根木抓緊時間走訪鎮內各農家樂、民宿,了解準備情況和日常經營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服務人員數量夠不夠?床單被套多久洗一次?”“咱們入住房間的茶幾上可以放點芝麻糖、砂糖橘,增加點節日氛圍,客人一來就感覺到暖意和年味……”每到一處,呂根木便會仔細詢問,并根據實際提出相應的意見建議。
“呂代表經常來我們民宿,了解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旅客們都提出了什么建議。這幾年,通過呂代表和各部門支持,幫我們解決了入戶路黑化、護欄改造提升等實實在在的問題,鎮上還組織我們參加民宿管家培訓,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員的服務能力。”后柳鎮臨江居民宿負責人柯亞菲說。
2022年,呂根木當選為安康市五屆人大代表。這對他來說,既是信任和鼓舞,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后柳鎮是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僅2024年就接待了150余萬名游客。作為基層工作人員,我們壓力很大,責任也重大。”呂根木介紹,近年來,他立足本職崗位,蹲點調研、研究舉措,開展了一系列業態提升改進,大力提升鎮域旅游服務能力。帶領團隊打造了中壩作坊小鎮“孝義長廊”、水鄉碼頭“孝義驛站”,策劃了“庖湯會拳學堂”“栽秧酒”“打谷豐收節”等一系列民俗活動,舉辦了“農民趣味運動會”“枇杷采摘節”“水鄉村BA”等文體賽事,讓水鄉注入文化魅力,在潮流中煥發新光。
在基層從事10多年文化工作的他,一直致力于傳承和保護安康地域文化。他參與申報的“石泉蠶鄉宴”“石泉庖湯會”“石泉柚子茶制作技藝”入選安康市第六批和陜西省第六批、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參與主創和首演的石泉老街沉浸式演出《縣令出巡》,受到廣大群眾和游客的一致好評。
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他積極發聲,提出了《關于支持石泉漢水庖湯會申遺國家級項目的建議》及《關于將非遺工坊作為我市文化產業重點培育對象的建議》,獲市委宣傳部重視,市文旅廣電局采納推進,如今多個省市級非遺工坊已升級為規上文化企業,庖湯會申遺也穩步前行。
非遺工坊是指依托非遺代表性項目或傳統手工藝開展非遺保護傳承,帶動當地人群就地就近就業的各類經營主體和生產加工點。
在位于石泉老街的石泉柚子茶省級非遺工坊,前來觀賞、購買柚子茶的顧客絡繹不絕。2022年,石泉柚子功效茶制作技藝(傳統技藝)入選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一直以來,政府對我們企業的發展都給予了高度關注和支持。呂代表的建議被采納后,更是在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方面,為園區建設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也對石泉柚子茶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推廣作用。”石泉縣龍女柚子茶有限公司負責人龍群英說。
“保護傳承好文化遺產,是我們文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要支持非遺工坊建設,對其產品研發、市場化轉化給予進一步關注。”呂根木說,接下來他還要繼續跟蹤建議落實情況,推動非遺傳承和保護,讓傳統文化煥發時代新風采。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肩負沉甸甸的人民期待和職責。我將持續關注并投身非遺傳承保護、地方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文化產業培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采集、深入挖掘,讓更多人了解、熱愛我們的家鄉,為傳承文化、發展經濟、建設美好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呂根木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