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來慶琳 艾蓓 通訊員 周亭松)“這兩天天氣好,艷陽高照,對樹對人都有利,我們加快進度,爭取5天時間把剩下的干完。”正值果園管護關鍵期,12月5日一大早,漢濱區瀛湖鎮東坡村黨支部書記康禮勇帶領村民在石榴園區修剪、整形,精心“梳理”每一棵果樹。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康禮勇用5年時間建成300多畝石榴產業園,帶動40多戶脫貧群眾增收。如今,一棵棵石榴樹已進入盛果期,他又張羅著制造果酒,進一步提升產業附加值。
瀛湖,是漢江安康電站筑壩形成的淡水湖泊,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地。自20世紀90年代安康電站正式投產,瀛湖庫區成為周邊村民養殖增收的絕佳“漁場”,漁業養殖迅速發展,鼎盛時期數萬網箱遍布湖面,船只縱橫蔚為壯觀。5年前,康禮勇和眾多瀛湖人一樣——靠水吃水,是個地道的漁民。在瀛湖庫區水面上,他經營著50口網箱,年養殖收入30多萬元。
據統計,當時瀛湖庫區共有31728口網箱,從業人員1708人,全產業鏈年產值超過3億元。養殖戶大量投喂飼料,加上生活污水、死魚垃圾等增多,致使水質持續下降。為改善瀛湖生態環境、確保“南水北調”水質安全,2017年底,當地采取強有力舉措,歷時5個月,完成了瀛湖庫區漢濱段全部網箱及附屬物清理整頓工作。
當地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鼓勵支持瀛湖周邊村民種植果樹、開辦民宿、發展生態旅游。桂花村的茶葉、清泉村的枇杷、洞橋村的楊梅、天柱山村的李子,以及散布在瀛湖岸邊大大小小的農家樂、民宿已經成為瀛湖的新名片,綠色產業持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五年來,安康市嚴格落實河湖管護機制,常態化開展河湖保護行動,頒布實施《安康市漢江水質保護條例》等實體性地方法規。布設高清視頻監控設備對重點水域進行24小時監測,建成瀛湖漁政執法智能預警監管系統。瀛湖水質持續向好,漢江出陜斷面水質常年穩定保持國家Ⅱ類標準。同時,全力做好“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大文章,用湖清水美、產業興旺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2023年10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第二批38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安康瀛湖作為陜西省唯一案例入選。
站在天柱山巔遠眺瀛湖,云橫天際、漢江如練,島嶼棋布、波光瀲滟,藍天、白云、綠水、青山……一幅秦巴山水生態文明畫卷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