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田丕 通訊員 聶磊 胡雪蓮
從安康中心廣場東南角,到五星街,再到解放路,在“漂泊”了幾年后,安康青少年宮終于安了“家”。
安康青少年宮的教室。
今年8月搬進南環快速干道程鵬機電城的新址后,安康青少年宮負責人劉興剛開心不已。“目前這里有1800平方米,12個教室,開設了8個專業。”劉興剛說,自搬到新址,學生數量也增加到240多個。
和少年宮相比,漢濱區少兒圖書館也有相似的經歷,通過摸清資源,漢濱區財政局公共資產經辦中心為他們在解放路找到新家。
如今1200平方米的場館里,燈光明亮、桌椅整潔,20多萬冊的書籍按照門類擺放得整整齊齊。“現在冬天人稍微少點,每天能有100多人來借閱圖書,最多的時候,我們館里接待過600多人次的讀者。”漢濱區少兒圖書館館長吳濤說。
裝修一新的漢濱區少兒圖書館。
近年來,漢濱區財政局以“用好城區、激活村鎮、盤活閑置、挖潛利用”為重點,做好國有資產管理,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將全區國有資產根據資產權屬和使用情況分類管理,并按分類列出盤活挖潛計劃,有序推進資產盤活工作落實落地,充分用好用活各類政策,緊盯政策挖潛力,創新管理促盤活。
為配合中心城區創文工作,將漢濱初中大橋路校區(大橋路51號)苗圃巷中段小三層樓房調劑給教場社區用于修建公廁,解決周邊群眾如廁難問題。
為有效提升教場社區駱家莊區域市容環境,提升周邊居民人居環境,將漢濱區委辦所屬駱家莊27號區委家屬院輔助房,排危拆除后的350余平方米的場地移交新城街道用于教場社區公益性便民服務菜市場用地。
漢濱區少兒圖書館內景。
將金橋路西口區交通局道路運輸服務中心辦公樓一樓5間臨街閑置辦公用房調劑給新城辦教場社區用于黨群服務陣地。
像這樣的事例還在不斷發生著。
在“產權集中統一管理、處置集中統一實施、收益集中統一分配”的“安康模式”下,漢濱國有資產管理充分體現了“市區一體、資源共享、城市共建、合力發展”的管理優勢,既給漢濱國有資產管理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資產基數大、歷史問題多、權屬變更快”是漢濱國有資產“家底”的寫照。
孩子們在安康青少年宮參加培訓。
漢濱區財政局堅持“管好區級資產、服從城區規劃、配合市級調劑、爭取支持傾斜”的工作理念,對231個行政事業單位(行政75個、事業156個)國有資產總體情況和分布、構成、管理、使用、績效等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清查,對137家行政事業單位實行了資產條碼化管理,對清查出的資產管理問題,分類、分級、分層建立問題臺賬,會同產權單位逐一研判,一事一策,提出化解措施。結合省、市資產領域專項整治行動,對照資產領域重點整治 32類突出問題,再次將清查出的29項問題臺賬進行細化梳理,使家底更清、問題更明、措施更準。
讀者在圖書館看書。
近年來,通過搶抓中心城區建設改造、提升公共衛生事業發展、創建全國文化示范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等政策機遇,漢濱區財政局公產中心通過協調,16處市級資產調配給漢濱區使用,極大緩解了辦公用房緊缺和城區公共文化、社區服務等場所建設問題。同時,將盤活資產、促進保值增值作為國有資產管理的目標,采取引入市場主體的方式,將漢濱區委黨校學苑樓、原河西鎮政府辦公樓、城區9個村社區日間養老照料中心等資產推行市場化運營,既提升了資產利用率,又確保了資產效益的最大化,有效增加國有資產收益。2022年,漢濱區通過盤活各類國有資產,共計取得國有資產收入5641萬元,其中國有資產處置收入316萬元、國有資產出租收入473萬元,其他收入4732萬元,國有資本收益120萬元。
從“用新、獨用”到“用舊、共用”轉變,漢濱區財政局將國有資產使用效益最大化,把過“緊日子”的要求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