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鸛 向元昌 攝
棕頭鷗 皮勇維 攝
白鷺 皮勇維 攝
青腳鷸 皮勇維 攝
鸕鶿 皮勇維 攝
皮勇維
自旬陽電站蓄水以來,魚類的生長繁育數量逐漸增多,魚類數量的增多也吸引了更多的候鳥遷徙安康漢江段。
12月9日,漢江城區段發現3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在江邊覓食,12月13日我在黃洋河還發現了5只遷徙候鳥棕頭鷗。
10月份以來,我已在漢江觀察留鳥和候鳥種類在20種以上,主要有白鷺、蒼鷺、鸕鶿、紅嘴鷗、鵲鴨、青腳鷸、青頭潛鴨、赤麻鴨、白鸛、棕頭鷗等。
安康應該把自身的生態優勢當成一個發展的契機,在已有的綠水青山基礎上,依托漢江資源吸引更多的水鳥遷徙到這里棲息和繁衍生息。
建議以東壩漢江大橋到黃洋河流域為保護區域,將這個區域已經形成的自然小島嶼進行綠化,擴大黃洋河兩邊濕地和蘆葦的栽培,為水鳥棲息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時對黃洋河入江口處進行規劃,規劃區域內應該減少和禁止過多的人為干擾。
隨著漢江魚類資源數量的增加,預計冬季遷徙候鳥無論在種類上還是數量上都將會提高,為此,安康漢江濕地公園建設迫在眉睫。候鳥一旦認可安康的生態環境,每年就會準時遷徙到這里。漢江濕地公園的建設不僅僅是為了吸引水鳥,它是安康生態建設與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同時還會帶動安康生態旅游的大發展。